一方面,上海书展在场馆外推出户外“阅界夜市”,汇聚文创手作、休闲轻食,吸引了众多读者和市民打卡,非工作日单日销售额可以达到十多万元。同时,书展还和多个知名展览合作,书展读者可享展览优惠,进一步打通了文化消费场景。
“挖了两米深,挖出来的都是黑色、红色、黄色液状物和未分解危废、土壤沙砾的混合体,整个挖掘现场刺激性气味熏人。”一位参与施工作业的工人说。
吉林长春导演姜柏廷拍摄的长片《小径分岔的花园》,同时涉及家乡和她的“福地”平潭。该片是平潭IM影展人才培育体系孵化的首部长片,曾获评第二届影展的麒麟优秀短片,长片项目则在第三届影展生生不息成长计划获得最佳提案。“我作为青年导演,从有想法到写剧本,到参加创投、找投资,应该算是经历了一个很标准、很完整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AI正在降低跨境合作的门槛和成本。过去东博会大型项目多由头部企业主导,中小微企业与东盟欠发达地区难深度参与。本届“AI会展”智能体覆盖24个场景,智能客服、精准匹配等功能,让东南亚小作坊对接中国供应链、老挝农户找到合作方;来自缅甸的参展商用AI优化手工艺品设计,斯里兰卡茶叶企业则借助AI溯源系统提升产品附加值;越南企业用AI检测电子制造质量,新加坡企业通过AI优化跨境物流调度……“AI让红利渗透到基层,让更多人分享到合作成果。”很多参展嘉宾感慨道。
“我命由我不由天!”今年,国漫《哪吒2》创下全球影史单一市场最高票房纪录,引发海外广泛关注。电影的成功出海,离不开一批年轻从业者的执着投入:年轻特效师自主攻坚、精益求精,一个仅2秒的爆炸场景便反复打磨了10个月。除此之外,太乙真人的“川普”、结界兽的三星堆青铜面具、龙宫建筑中的川西民居飞檐等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也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中式美学的独特韵味。
2025年9月17日至19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徐发启等5名被告人诈骗、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走私、贩卖毒品、偷越国(边)境一案。
作为本届东博会的最大亮点,主会场特别开设了人工智能专馆,吸引60个国家3200余家企业参展,马来西亚绿色能源AI应用、文莱智能医疗体系、泰国“数字经济 4.0”成果集中亮相。此外,在中国展区,高新技术展品比重大幅增加,其中AI或AI赋能展品占比超过50%。
出版机构作为文化创意企业,天然拥有开发文创产品的基础。近年来,越来越多出版机构设立专门的文创品牌,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人文之宝”、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七海制造局”等品牌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