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创新层面,我们构建了西宁全域三维数字底座,并依托自主研发的快速孪生建模技术,在星图地球超算能力的加持下,实现了1小时内完成西宁市7606平方公里全要素三维重建的突破性能力,并能支持一周内的数据快速更新。”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光銮介绍:“这意味着人们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和极低的成本,将整个西宁市的建筑物、道路、绿地、水系等地理实体在数字世界中实现动态、鲜活的‘镜像’,为所有低空应用提供了厘米级到米级精度的‘活’地图。”
活动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副主任黄晓斌已对即将出台的《广西新一轮糖料蔗良法技术推广项目(生产机械化作业补贴)政策》作了详细的解读。他介绍,新一轮补贴政策增加了对蔗农的机收补贴,以及对联合机种的补贴,对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加大对甘蔗机械化生产整建制推进试点县的支持力度。(完)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立佳发布《2025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和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发明专利500家榜单。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林泽炎发布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商会团体标准“领先者”名单。
这份对公益的执着,也让她在2015年献血时看到中华骨髓库的宣传资料后,毫不犹豫地留下了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比如,粘结剂对电池的稳定安全非常重要。我们希望有一种仪器,能精准观测、跟踪它的状态变化,支持性能持续提升。”巨化集团首席科学家叶向荣说,企业难以耗巨资建设这样的实验室。
李强致力于破解全球碳循环难题。他带领团队解决学界关于“岩溶碳汇稳定性问题”的长期争论,为中国将岩溶碳汇纳入双碳战略提供核心科学依据。他参与制定自然资源行业标准,让中国岩溶研究与世界同步,用科技创新将“地球之癌”变为“绿色希望”,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张发延主持研发48项创新成果,获22项国家专利,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守护电网安全;林博深耕工程机械核心技术研发,在关键材料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解决工程机械长期存在的磨损、异响、抖动等行业难题;胡艳玲用前沿科研成果破解生命密码,以创新分析工具赋能科学研究,诠释从“攻坚前沿”到“服务大众”的科学家担当;陶昌弟牵头突破数字孪生流域建设难题,奠定广西智慧水利建设基础;谌红辉扎根凭祥边疆地区34年,翻山越岭寻找林木良种资源,为南方珍贵树种的培育提供重要支撑。
作为开幕影片,《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引发关注。该片是中国首部三国题材动画电影,由知名学者易中天担任编剧及监制,将于10月1日上映。影片导演袁原、配音导演陈浩到场与观众交流。
2023年初,上海大学医学院与虹口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上海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筹建工作正式启航。两年来,双方充分整合学科资源与平台优势,在人才共引共育、科研联合攻关、学科交叉融合与医学教育创新等重点领域同心同向,优势互补,推动全方位、实质性的共建合作,共同打造更高水平的医教研协同发展新生态。双方相继成立了上海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老龄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三届心理健康论坛,持续推动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在精神疾病代谢组学、脑机接口等医工交叉前沿领域,双方亦不断深化创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