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马常年驾驶卡车往返于中哈两国,是关新兰最初的“俄语老师”之一。吉马是个热心肠,不仅耐心教关新兰俄语,还帮她从哈萨克斯坦捎来特色食材。一来二去,真挚的情感萌发。2009年,两人喜结连理。吉马决定留下来,和妻子一起经营餐厅。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章汛说,这些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休闲农业发展必须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注重品牌建设和文化赋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完)
“挖掘海南本土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如东坡文化、渔家文化、黎苗文化等,可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章汛深知,开发多样化休闲农业业态,包括共享农庄、休闲渔业、田园综合体、农耕体验、生态观光等,可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据悉,宣介会将发挥以侨为桥的优势,探索上海企业扬帆出海多航道。汇聚海外侨团、侨领、华商与国内企业、商会、专业服务机构的渠道资源,成立上海企业海外合作联盟,首批确定14家海外伙伴和14家上海伙伴。根据需求导向,发布“首站”咨询、项目落地、资源对接等六类13个项目服务清单,助推企业优化布局、促进全球市场开拓,力求打造可信可靠的“走出去”“引进来”双向赋能平台。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是学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薛魁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 30 余年工作的行动指南。从参与 14 万吨乙烯装置建设,到助力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成为 “中国百年经典工程”,他始终冲锋在攻克难题的最前线。
“俞孔坚老师是在中国生态性地景规划与设计方面有开创性的一个学者,他的学术思想与实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建筑、城乡规划、景观园林学科与领域,一定意义上扭转了景观园林领域的学术混乱局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辰今天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
汇聚发展合力。强化载体驱动,推进国企知联会、留联会、建言献策工作室、创新实践基地等统战载体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增强组织活力,涵养党外人士成长成才、储才育才的源头活水。强化价值驱动,引导党外人士发挥自身优势,采用“夜校夜话”、“马扎课堂”等方式,开展热点焦点问题宣讲解读,助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强化品牌驱动,深入开展“爱企业、献良策、做贡献”主题活动,聚力打造“百名专家教授联百企”、“知联乡村行”等品牌矩阵,引导党外人士激发创新活力、凝聚智慧力量,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刘振民介绍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滨海生态方面的行动与成效。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新营造红树林9200公顷,红树林总面积已达3.03万公顷,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长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适应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海岸带的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中国还通过南南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等适应行动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