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盥、熏香、洒酒、鞠躬……一系列传统礼仪让营员们真切触摸到千年诗魂的温度。齐声吟诵《静夜思》时,不少孩子眼含敬意。“我们不只是读诗,更是在体验一种文化心跳。”领队老师窦蒨说。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指导有关方面发挥大统战工作格局优势,深入建设“港澳青年之家”。推动出台《广东省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就业创业条例》、《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在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打造了13个各具特色、运行成熟的“港澳青年之家”,形成全链条的港澳青年在粤生活发展融合服务体系。
1992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告“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今天,尽管全球化遭遇曲折,历史大势不可逆转。中非合作在发展权领域的实践,不仅回应现实需求,更体现“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的东方智慧,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生动注脚,为全球发展治理贡献南方力量。
太原8月20日电 (刘小红)为拓宽入境游客源渠道,山西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将于9月16日开通太原直飞韩国首尔国际航线。这是山西继大同后开通的第二条直飞韩国首尔航线。
日常监督须常在,织密无死角防护网。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必须让监督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健全完善日常监督体系,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神经末梢。聚焦“关键少数”,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综合运用谈心谈话、督导检查、信访举报等多种方式,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使监督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和坚固的“防火墙”。
历史经验表明,赋能经济是保障发展权的根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统计报告》持续追踪全球进展,而中非合作在应对发展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展现出强大韧性与示范效应。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27倍,中国对非投资存量增长超80倍,中方协助非洲新建和升级近10万公里公路、逾1万公里铁路,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助力区域互联互通。
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双边、多边渠道管控南海争议,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国家不断地提出创造性思路凝聚共识。
广西重视待遇保障与职业发展,多部门联合保障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岗位待遇。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招收本科、专科(高职)定向医学生超1.2万名,平均为每个乡镇培育11名定向医生。广西已有4400名定向医学生经规范化培训结业后回到基层,定向医学生总体履约率高达97.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力填补了基层医疗人才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