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并未走远。如果按照30年一代人计算,距离全民族抗战结束仍不到三代人。让更多人尤其是新一代青少年知晓当年如何经过14年浴血奋战赢得胜利,进而了解在这一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关乎历史记忆的延续,更关乎精神的传承。
在科普课上,赵传东指着一张多人跑步的照片,跟学生们讲述了这么一个小故事:“这是杨利伟(中国首飞航天员),这是我,我们跑出了年轻时未跑出的百米好成绩,那年我38岁。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当你制定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时,你会发挥出无限的潜能,为这个目标去努力。”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称,他重点关注了全球治理倡议中“倡导以人为本”和“注重行动导向”相关内容,因为全球治理的成效,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普通民众身上并体现实际效果。他表示,期待未来在全球治理倡议下,中国向世界贡献更多全球公共产品,并通过这些公共产品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给各国人民带来福祉。
今年7月,时隔10年再次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我国城市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标定了我国城市发展所处的历史新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指明了方向。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其中包括“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并要求“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意见》提出的具体要求和部署,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时代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不断开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习主席的重要讲话,胸怀人类前途命运,回应国际社会期待,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了稳定性和正能量。特别是习主席首次提出和深刻阐明的全球治理倡议,令人充满憧憬。全球治理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一脉相承、相互贯通,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进一步彰显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发了与会嘉宾和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两种模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形成了覆盖全市、层次丰富、选择多样的市民艺术教育体系。从区域分布来看,全市16个区均有覆盖,实现了区域均衡发展。其中,静安、徐汇、普陀、闵行等区表现突出,无论是教学点数量、课程种类还是招生规模都居于前列,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说,“这充分体现了本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蓬勃发展和市民对艺术教育的高度热情。”
2024年,西安机场旅客吞吐量4703.04万人次,排名全国第11位;乌鲁木齐机场旅客吞吐量2776.57万人次,排名全国第18位。西安去年GDP为13317.78亿元,排名全国第21位;乌鲁木齐去年GDP仅为4502.16亿元,排名全国第7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