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2024年12月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正式施行,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并就如何促进科普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指引与制度安排。这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在法治化轨道上迈出坚实步伐,对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兰州和乌鲁木齐之前都只有一条跑道,因起降架次多,乌鲁木齐一直是国内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之一。扩建后可以极大缓解这几座机场的现有压力。
该馆是中国首个以“高铁”为主题的探索互动型科技展馆,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刚出席开馆活动并致辞时表示,青岛是中国中车的重要战略布局地,中车四方文化科技馆是展示中国高铁创新力量的新载体,科普性和沉浸式体验感强,为青岛工业旅游增添了新地标。
路透社13日称,新制裁包括衡水元展贸易有限公司和总部位于香港的恒邦微电子有限公司,理由是它们涉嫌或曾经参与“破坏乌克兰稳定”或“破坏或威胁乌克兰领土”。“美国之音”称,衡水元展贸易有限公司和香港恒邦微电子有限公司此前已被美国财政部制裁过。
【案例四】一学生在大三期间受同学、好友等校外人员请托,为10余名与本人无直接关联的校外人员违规报备入校并牟利,后被查处。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该学生受到警告处分,在处分解除前取消奖学金、荣誉称号、免试推荐研究生等的申请资格。该学生当年因此无法申请免试推荐研究生。
四是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设了一大批水源工程、调水工程、灌区工程,预计“十四五”末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3%,耕地灌溉面积达10.9亿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粮食稳产丰收、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等节水制度政策体系,强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在我国经济总量连跨大台阶、粮食产量连年丰收的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202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17.7%和23.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十三五”末的0.565提高到0.58。
2025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9月24日晚在广东阳江海陵岛一带沿海登陆,成为今年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广州、珠海、阳江等16个城市实行“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措施,期间,该行辖内金融业务安全平稳运行,守护国家财产安全的同时支持抗击台风和灾后复建。
一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2024年达13529亿元,预计“十四五”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5.4万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快优化。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