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得晚,也有生得晚的好处。1997年陈子善先生编过一本《你一定要看董桥》,用柳苏先生1989年登在《读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引出几十篇当时文人读董桥后写的评论,有人爱得深沉,有人爱不起来,是那一代人读董桥后的体会了。1997年顾真才九岁,另一位自称“最早应该是上了香港一位董先生的当:中学时的特长是熟读各种董桥文集,一直认定这世上写英文是没有人写得过毛姆的”。陈以侃才十二岁。早生二三十年他们读了董桥写一点感想或许也会收入《你一定要看董桥》那本书里,只是《书会说话》这样有趣的小书作者就不再是顾真了,毛姆的短篇小说集也可能从此少了一个传神的中文译本。他们这一代人读董桥,已经读得“身体力行”了。
受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影响,从1日开始,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在内的多个重要金融监管机构的大部分职员被强制“停薪休假”。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便有赏月、玩月传统。如南宋学人刘学箕《中秋玩月记》所言,“中秋玩月,古今所同者也”。早在中秋节出现之前,赏月、玩月就已经成为文人诗词歌赋创作的重要主题。《诗经·陈风·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汉魏《古诗十九首》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这一文人玩月传统发展到唐朝,最终催生出诗仙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杂志上刊载的三篇长文分别谈伍尔夫的生平经历、出版事业和文学魅力。我最感兴趣的那篇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一起做书》:从一台小型手动印刷机开始,伍尔夫夫妇创办、经营了二十多年的霍加斯出版社简直是知识分子的理想国,伍尔夫本人关于出版的理念、选题和审美,更是这座理想国得以建立的基石,两者命运息息。写这篇文章的顾真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编辑,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科班出身,2023年7月松荫办“纸月亮”展览时他和陆公子一起来过画廊,清隽里带几分腼腆,一派读书读多了才会有的模样。
49岁的王智刚是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牡丹江边境管理支队大肚川边境派出所民警,1997年警校毕业后,他在这里的边境线上守了28年没挪“窝”,守护边境安全、维护辖区治安秩序、倾情服务群众……如今,他已记不清走坏多少双鞋,但每次执勤都全力以赴。
在这里,北京食客与新疆老乡同桌探讨烤包子做法;邻居请教手抓饭秘方后,转头教他做炸酱面;古尔邦节或中秋节时,各族朋友在他的餐厅围坐分享美食、载歌载舞,用各民族语言同唱生日歌……这些日常场景,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生动的注脚。
为了保障通信畅通,“深海一号”的通信导航设备全部升级,即便在极区浓雾、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也能与“蛟龙”号保持稳定联系;同时,摒弃传统“船找潜器”的被动方式,改为“潜器找船”的主动模式,让回收效率提升30%以上。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程嘉铭表示,10月1日在甲板观看了国庆烟花汇演,“感受到香港浓浓的国庆氛围与市民的爱国热情,真正读懂‘国安家好’的具体意义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