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面对地区冲突、失业、环境恶化等全球性挑战,国际合作亟需新路径。1992年联合国首次提出“全球治理”概念,推动国际协作不断深化。在此背景下,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取得四大成果:实现中国与所有非洲建交国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将中非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提出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六大主张;发布《北京宣言》和《行动计划》,明确未来3年合作重点。这些成果彰显了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共谋发展的坚定决心。
“不止于书、不止于展,我们希望拓展书展形态的多种可能。”权衡说,希望这场“书的盛会,人的盛会”持续保持活力,以全新业态助推行业发展和文化植根,成为引领全民阅读、体现和顺应行业转型的风向标,成为引导人们开展经典阅读、深度阅读的生动场景和重要平台。
数据要素在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入正在推动文化资源整合升级与创新转化。2023年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专门提出要“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将“数据要素×文化旅游”列为12项重点行动之一,有关文物、古籍、美术、戏曲剧种、民族民间文艺等数据资源的开发、共享、交易流通,文化数据价值的挖掘以及保护治理等,都属于重点行动计划。“沉睡”的文物、典籍与技艺也可以转化为可深度挖掘、传承、利用的“活化数据”,例如故宫博物院将186万余件藏品打造成“数字文物库”,使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突破时空限制永久存续、实时显现;超过6500份的“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成为全球首个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云游敦煌”“寻境敦煌”变成超现实的体验。
在文化消费形式日益丰富的今天,夜游项目以其独特的光影效果、表现形式为游客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游览体验,很好地回应了公众的消费需求,是其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例如,国家自然博物馆开放夜场参观,以“光韵”为主题,举办“3D楼体投影灯光秀”“发光植物微展览”等科普活动,以奇幻的灯光效果再现寒武纪生命爆发的壮阔场景,引来一众参观游客。
“作为医生,能够守护好群众健康,我的人生也就有了意义。”年复一年,尼玛拉毛的身影穿梭在甘德县的草原上,脸上的“高原红”更深了。“我甘愿扎根在雪域高原!”她笑着说。
据介绍,搭乘这条“电力高速”,只需0.0054秒,宁夏发出的丰富绿电就能传输到湖南,每年可替代湖南地区标准煤约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00万吨,相当于10亿棵树的年吸收量。
官斗山村6社社长江超在一旁解释说,这条新建的便民路总长205米,原本只有1米左右宽,2024年10月,附近村民家有老人去世,出殡需要经过这条路,死者家属便自行使用挖掘机,占用村民土地,将其中约140米长的道路拓宽到1.5米。
开放合作,是顺应历史大势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必然要求。做好当前经济工作,要求我们畅通和提升国际循环,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