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第三篇章以“传承”为核心,生动展现了这一深厚底蕴。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登台,现场展示精湛技艺:香巴拉勉唐唐卡画笔法灵动、色调和谐,构图疏密有致,意境轻盈庄严;檀香泥塑匠人以红泥塑形,矿物为彩,镶嵌镀金,每一道工序尽显匠心独运;乡城传统画雕则融绘刻于一体,在刀锋与笔墨之间勾勒出饱满的立体神韵……所有这些鲜活技艺,最终都凝聚于乡城的文化象征——纯白厚重的白藏房之中。在乡城人心中,白藏房犹如承载千年历史的“活态博物馆”,静静见证着多民族文化绵延不绝的传承。
太原展厅汇聚着三晋大地的指尖匠心与文化记忆。有以立体形态传递匠心的雕塑,承载甜蜜记忆的传统糖人,还有将传统元素创新演绎的文创产品,全方位呈现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交融。在“煤公子”煤雕展位,一个个黝黑的作品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这是真正的‘黑悟空’!”。提起山西,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煤”,但煤炭不仅仅是能源,在这里更被赋予了文化内涵,成为可以带回家的摆件、伴手礼。
国仪量子公司负责人 贺羽:首先我们是要加工出来一个钻石探针,钻石探针的直径只有500纳米,大概是头发丝的1/100~1/1000,传感器就在探针的针尖上,传感器的尺度只有0.5纳米,0.5纳米又是500纳米的1/1000。
川军抗战馆内,一面巨大的玻璃幕墙令人肃然起敬。墙上镌刻的“川军30万,壮丁300万”的数字,仅仅是抗战序幕拉开时的统计。随着讲解员的叙述,更多数字浮现出来:全民族抗战期间,出川将士达350多万,64万余人伤亡,这个数字占全国军队伤亡人数的五分之一。我站在这面数字墙前,久久不能移步。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这些数字不仅属于川军,更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他们中有共产党员、国民党员,但更多的是农民、工人、学生。在民族存亡面前,所有的政治分歧都让位于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人。这面数字墙,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深刻、最悲壮的注脚。
在正面战场馆,一张泛黄的汇票在射灯下泛着历史的柔光,这是一张新加坡华侨寄往战时儿童保育会的中国银行汇票。汇票上的字迹虽已斑驳,但却是千千万万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生动缩影,静静地诉说着海外赤子的家国情怀。据统计,抗战期间海外华侨捐款超过13亿元国币,侨汇达到95亿元之巨,占当时中国军费43%。这些汇款单来自南洋、美洲、欧洲等,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华人社区。它们不仅是经济援助,更是海外游子与祖国母亲血脉相连的见证。每一张汇款单背后,都是一个普通华侨节衣缩食、支援抗战的感人故事。这份跨越重洋的赤子之心,构成了全民族抗战广阔、深厚的外延。
他的第五交响曲《鲁迅》19日晚上演于上海交响音乐厅,由指挥家林大叶、表演艺术家濮存昕、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等一众一线艺术家与上海交响乐团共同演绎,用音乐致敬并纪念这位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学家与思想家。
湖南文理学院近期也与哈尔滨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签署合作协议,在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史料挖掘、学术研究及和平教育等领域深度合作。
9月10日,按照水利部对三峡水库蓄水计划的批复,三峡水库承接前期运行水位开始蓄水。为确保三峡库区防洪安全,三峡集团按照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调度令,于16日加大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将库水位最低降至162.6米。洪峰入库时,三峡水库按照电站满发控制出库流量为25300立方米每秒,在保障上下游防洪安全的同时与蓄水调度做好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