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固本,扎紧管党治党的“篱笆”。抓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整顿是有必要的,但根本上还是要靠制度。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利器。党的十九大以来,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密集制定修订,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国家监察委员会管辖规定(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国家监察委员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工作衔接办法》等关键法规相继出台,通过规范信访举报、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关键环节,推动管党治党向标本兼治深化。
必须严格果断落实转移避险硬措施。各有关单位要严格落实“四个一律”转移避险要求,坚决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并做好疏散转移人员的安置和安全管理工作。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要强化实时调度,紧盯“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等关键环节,坚决杜绝“假应答、假转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扩大内需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明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扩大国内需求的新要求,回应了时代课题和社会的理论关切。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吉林一号”宽幅02B系列卫星作为目前国际上最轻的超大幅宽亚米级光学遥感卫星,可为用户提供150km幅宽、0.5m分辨率的高清卫星影像产品,具备可批产、大幅宽、高分辨、高速数传的特点。
通知指出,近年来,四川凉山、贵州毕节等地施工工地遭遇洪涝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近期,河南南阳、甘肃白银等地又发生局地暴雨洪涝造成野外建设工程施工人员群死群伤事件,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风险意识淡薄、防汛责任不落实、预警“叫应”不到位、转移避险不及时甚至“假应答、假转移”等突出问题,教训十分深刻。要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救灾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充分认识做好施工工地安全防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把防汛责任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工地、每一间工棚,牢牢守住不发生施工人员群死群伤的底线。
同济大学副校长赵宪忠作题为“数智时代学科布局优化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杨颉作题为“锻造高等教育特色优势——教育强市‘三年行动’计划解读”的报告。(完)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深入分析了为什么要扩大内需,而且指出了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端是否动力强劲、总体匹配,动态平衡、良性互动。”这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