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述美国对航行自由的总体立场及其行动,归纳美式“航行自由”的主要法律观点;第二部分分析美国对于航行权利的认知和相关实践,及其同国际法规则之间的差距;第三部分分析美国限制沿海国权利的合法性问题,讨论其是否具有充分国际法基础;第四部分在合法性与合理性层面对美式“航行自由”进行总体评估。
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量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尚无精确统计。首先,就藏经洞出土文献而言,法国、英国、俄罗斯收藏较为集中,日本、美国、韩国则较为分散。特别是日本,分别收藏在龙谷大学图书馆、京都国立博物馆、书道博物馆等18家博物馆或图书馆中,且收藏过程也颇为复杂曲折。如“杏雨书屋”所藏敦煌文献,是清朝官员李盛铎旧藏。1936年李盛铎之子李滂将其父所藏敦煌文献卖给日本人羽田亨,此后这些文物便一直下落不明。直到2009至2013年,日本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出版了《敦煌秘笈》,这批敦煌文献的收藏真相才大白于天下。原来,羽田亨收藏敦煌文献的资金来自大阪制药商武田长兵卫的资助。1945年夏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这批藏品被疏散到大阪武田制药工厂保存,随后又转到兵库县乡间仓库,即武田的“杏雨书屋”。1977年,武田长兵卫把原“杏雨书屋”的收藏,全部交给武田科学振兴财团管理。之后,在各国学者的奔走之下,“杏雨书屋”所藏敦煌文献最终公布,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流落他乡的宝藏终于面世。《文物》以此为例,不仅介绍了敦煌文献流失海外后收藏的复杂性,而且还介绍了《敦煌秘笈》的重要学术价值,使读者得以了解统计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难度。其次,各收藏国对敦煌文献的整理编目标准不一。有的国家按号编目,且在同一个大号下面又设若干小号;有的国家则按件编目。此外,敦煌文献除汉文文献外,还有其他民族语言的文献,对这类文献的编目也不尽相同,这也影响了统计的准确性。最后,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并非仅有藏经洞文物,还有从敦煌其他地方所得文物。过去一些研究对此重视程度有所欠缺。缘此,《文物》特别对流失海外的其他文物(如绢画、纸画、版画、纺织品等)作了详细介绍,从而对传统敦煌学研究中偏重追寻藏经洞文物的局限有所突破。
25日,台风“剑鱼”将继续影响海南岛等地。中央气象台25日6时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剑鱼”(强台风级)的中心已于25日凌晨由南海中西部海面移入北部湾,早晨5点钟位于越南荣市偏东方向约230公里的北部湾南部海面上。
连接城乡的公路上车流不息,刚采摘的新鲜果蔬变成市民的餐桌新宠;乡野田间,古色古香的特色民宿、“赏花+采摘”的特色农旅体验项目,吸引着民众重拾归园田居乐趣……从“二元分割”迈向“共生共荣”,城乡融合的新画卷正在山西晋城高平市南城街街道徐徐铺展。
旧版条例对游客搭帐篷没有明确规定,实际操作中往往“各园有各园的规矩”。新版条例草案首次提出:有条件的公园可利用草坪、林下、滨水空间划定开放共享区,满足游客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但同时要求公园“轮换养护”,避免草坪被压坏。这意味着将来在公园指定区域,游客可支起帐篷。
回望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结成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焕发出伟大的民族力量,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大力支持。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