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国资公司总经理郭永昊代表组委会进行授牌,希望“冰丝带”秉承“科技+自然+生活”的特性,充分发挥赛训基地功能,搭建起投资人、科技企业、科技达人的交流互动平台,科技成果的展示平台,青少年的科技体验平台,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持续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促进机器人与人类生活的深度融合。
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孙曼在8日晚联欢晚会的致辞中表示,南京已与世界上59个国家108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将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多机会深化国际青少年之间的交流。
坚持资源整合与平台共建双向推进,辽宁构建残疾人文创多元合作网络。在“2025东北亚国际消费博览会”举办“汇善助残公益展区”,通过展出残疾人皮影雕刻、刺绣等非遗文创手工艺品等全方位展示残疾人群体的创新成果与实际需求,提升残障群体的社会关注度。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足球赛专业场馆“熊猫眼”赛训基地坐落于“冰丝带”西广场下沉庭院,其独特的测地线穹顶设计(高12米、直径32米)覆盖先进ETFE膜材,在“冰丝带”形成醒目的科技新地标。郭永昊介绍,该建筑彰显了绿色发展理念,凭借半透明特性可精准调控温湿度与洁净度,既能为机器人营造“实验室级别”的稳定竞技环境,又能让阳光、月光与星光自然洒落——这种“精密控制”与“自然穿透”的平衡,正是科技文明的精彩展现。
电站投运以来,机组年运行时间稳定在8000小时以上,每年向尼首都加德满都、第一大旅游城市博克拉等地提供超3.6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在缓解当地电力紧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黄震:我们是全国第一个以智慧能源命名的学院,也成功获批了国内第一个“智慧能源工程”本科专业,智慧能源就是将能源流与信息流融合在一起,AI正为智慧能源提供日益强大的工具。当前学院推出了“AI+能源”微专业,正全力推进交大“AI+能源”的学科专业建设。
目前,湖州已构建起“2+8”高能级平台体系,聚集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绿水青山间舒展一幅绿色低碳发展的大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