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在《我们的家》的旋律中,上下两层舞台站满了演员,金色彩带从空中飘下,紫色气球慢慢升向场馆顶部。台下观众纷纷举起手机,闪光灯连成一片,像是把漫天星光都搬到香港体育馆。
梦幻灯光秀演出则结合平和大押建筑特色,推出了独具匠心的灯光艺术场景,呈现一场视觉盛宴;民俗文创市集汇聚本地特色小吃与手工艺品,让人们感受浓浓的市井气息与节日温情。
顾真去年送我的那本《书会说话》是他用中文写的关于英文书籍的书话小品,谈出书,谈贩书,谈访书,谈藏书。印象里中文作家能写英语文学的不少,写过英文书籍的不多。向陆公子请教,他写出来的名单倒也不短:周作人、梁遇春、郁达夫、叶灵凤、冯亦代、董鼎山、杜渐、吕大年、恺蒂、刘铮,不过这些名字顾真在他的书里都没提到,他只说:“董桥先生的书,当年翻得最勤快的大概是《绝色》。搜书藏书旧事看太多,难免青山入梦,恍惚间觉得那些竹节书脊同自己也就相隔一面橱窗。一不小心就成了奥古斯丁·比勒尔(Augustine Birrell)笔下那些初入迷途的年轻猎书客,患得患失,‘叹息余生也晚’(bemoan his youth)。”
第一,台内务问题难解。近期“在野”党主导的台立法机构改革行动,造成“朝野”关系紧张、立法机构议事冲突频传;台行政机构提复议案让行政和立法冲突浮上台面,政党纷纷走上街头诉诸群众,政局动荡、人心不安。
生得晚,也有生得晚的好处。1997年陈子善先生编过一本《你一定要看董桥》,用柳苏先生1989年登在《读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引出几十篇当时文人读董桥后写的评论,有人爱得深沉,有人爱不起来,是那一代人读董桥后的体会了。1997年顾真才九岁,另一位自称“最早应该是上了香港一位董先生的当:中学时的特长是熟读各种董桥文集,一直认定这世上写英文是没有人写得过毛姆的”。陈以侃才十二岁。早生二三十年他们读了董桥写一点感想或许也会收入《你一定要看董桥》那本书里,只是《书会说话》这样有趣的小书作者就不再是顾真了,毛姆的短篇小说集也可能从此少了一个传神的中文译本。他们这一代人读董桥,已经读得“身体力行”了。
消费扩容升级蕴含重大机遇。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美元以上,超大规模市场体量稳步扩大,消费升级正处于关键时期,新需求牵引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投资机遇的过程。商品消费持续扩容提质,202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过50万亿元,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更加巩固,网上零售额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空调等销量均位居全球第一。服务消费正在成为新引擎,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县域消费品质提升协同发力,众多品牌将借势发展、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为此,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
在“雪龙2”号船的保障支持下,“深海一号”船搭载“蛟龙”号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深潜北极冰区下潜,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与极地考察事业正式迈入“全海域作业”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