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虹同时担任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乡村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她曾在业界交流分享中表示,乡村博物馆可以围绕自身展陈特色与当地特色进行结合,开发日常体验活动、研学、特色产品,让原本客流量不大的博物馆扩大知名度。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王艳莉经常留意各地清除蒿草的相关新闻,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目前,政府带头清除蒿草类的植物,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12岁的郑珺阳,就是其中一员。今年8月初,他和妈妈从北京飞到深圳,只为一圆观星梦。“我老家在内蒙古,夜里一抬头就能看到银河,非常震撼,慢慢地就喜欢上了天文摄影,还在学校成立了天文摄影社团。”郑珺阳说。
秋风起,鹬鸟归。白露过后,阵阵海风拂过江苏盐城黄海湿地,大量鸻鹬类水鸟在广袤的滩涂上无拘无束地觅食休憩,生态摄影师李东明开始忙碌起来,扛着“长枪短炮”追逐鸟儿。
“如果确定自己过敏,就要尽量脱离过敏环境、避免接触过敏原。”王艳莉提示,可以使用天气或花粉预报App,在花粉浓度高的日子减少外出,并将家中门窗关好。出门佩戴口罩、防花粉眼镜,穿长袖衣物。外出回家后,立即洗手、洗脸、冲洗鼻腔,更换衣物、洗澡等,防止将花粉带入室内。另外,要重视鼻腔护理,在家中配备一些鼻用或吸入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口服的抗过敏药物等,防止鼻炎合并哮喘发作,危及生命。
不同于传统旅游,观星旅游依托稀缺的暗夜星空资源,需要进行严格保护。一些地区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打造暗夜保护示范区等方式守护暗夜资源,让观星游既带动经济增长,又成为激发科学探索精神的重要载体。
“比起现阶段吃喝拉撒的成本,我更担心孩子未来的教育问题。”王女士直言,身边一些朋友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补课,有的每月花费上万元。“这几年一直在提倡为孩子减负、为养娃家庭减负,但感觉教育的内卷程度变化并不明显。”
人们常说“时光如梭”,织布的梭却在实际生活中逐渐退场。收集2.3万个梭的传梭博物馆馆长郑芬兰,十几年前受邀在浙江省文化馆办展,意识到她经年的“寻梭之旅”缺少影像记录资料,而捐赠梭的很多手艺人已经离开人世。“郑馆长认为,很多手工艺的根在乡村,记录中国传统纺织手工艺是一个很急迫的事情。”傅梦帆说,成立传梭博物馆,想连接的不是各种梭子,而是人和人、人和乡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