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闪亮·上海”(静安)2025国际光影艺术大赛决赛举行,20件海内外入围的光影艺术作品角逐出金、银、铜奖。据悉,作为静安国际光影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闪亮·上海”(静安)国际光影艺术大赛在2025年焕新升级。本次大赛以“光语家园”为主题,以光雕投影为语法,将在地社区的DNA转化为可感知的光之语言,构筑“可阅读的光影家园”。在2个月的时间里,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球6个大洲、32个国家与地区的145位艺术家/团队投递的154件作品。其中一半以上的艺术家/团队都曾获得国际一线光影节奖项。(完)
重组的温度还体现在民生福祉上。比如,持续推进中央企业医药医疗资源的整合,目前仅通用技术集团就拥有医疗机构超过400家,开放床位超过5万张,年服务患者超过3500万人次。
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金榜题名”文具礼盒,不仅复刻科举试卷纹样,还附上可手写心愿的“许愿笺”,精准呼应现代人对学业与事业的期待;苏州博物馆开发文徵明手植紫藤这个大文化IP,自2013年开始,每年紫藤盛花期后,都会推出文创镇店之宝——文徵明紫藤种子。文创种子三颗一盒,每年限量1000份,往往预售之时便会被一抢而空,激烈程度堪比春运抢票。为什么一粒小小的种子会这么火?“苏州人文徵明是明代画坛领军人物,文藤因而便有了一种苏州文脉延续和象征的寓意,这颗种子也具有了薪火相传的意义。当你种下这颗种子,看到它发芽、抽叶,你也会有一种思接千古的感觉,仿佛古人的生活就在眼前。”苏博解释说。
2025年被业界称为“AI智能体元年”。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
如何结合实际精准施策?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制定个性化方案,助力学生按期完成学业、夯实就业基础,另一方面,举办模拟面试、求职训练营等专项活动,与此同时,落实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提升项目,不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石家庄9月18日电 (赵丹媚 李佳 赵京广)河北省社会科学院18日消息,《河北蓝皮书(2025)》系列丛书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介绍,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设计时拓展了交互体验的形式,交互体验类的展品从去年的3组大幅提升至9组,在技术上叠加了AI智能交互、大数据算法等技术,让光影升级,通过语言交互、动作交互等形式,触发光影的直接反馈,让参观者获得实时交互光影体验。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智能控制产业系系主任罗贤告诉记者,目前开设的以高校为起点的预备技师班,企业会将其对用人岗位的具体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课程任务,把这些核心能力与课程任务深度融合到整个课程体系中,相当于将企业对人才的培养环节,提前延伸到了学生的在校学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