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是青年挺膺担当的内在动力。新时代的青年,生活在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伟大时代,更要深刻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厚植家国情怀,意味着要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将个人的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在日常生活中,青年应关心社会热点问题,主动参与公益活动,积极传递正能量。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要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家国情怀为支撑,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赵长禄表示,中国和巴西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中巴两国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携手推动南南合作,为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注入了强大正能量。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致力于推动两国在人文社科、历史传统、社会发展等领域的深度对话,彰显了高等教育在推动文化交流、科技创新与合作中的关键作用,更是落实两国总体战略的具体体现,将成为新时代中巴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北航愿与各方一道,秉持开放、共享、务实合作理念,汇聚一流学者以推动交叉研究创新,促进文化交流以增进中巴两国人民友谊,拓展教育项目为更多两国青年学生创造国际化培养机会,共同营造开放、包容、共享、融合的合作文化,携手打造世界一流合作平台,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实训基地的启用标志着赛事筹备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参赛队伍在这里不仅可以进行技术训练和战术演练,还能够通过模拟比赛提前适应比赛节奏,提升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帮助他们在即将到来的正式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张东刚表示,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共怀走向现代化之志,共擎公平正义之旗,共护地区生态之责,是生态文明治理的坚定参与者、积极践行者、携手同行者、重要贡献者。近年来,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在中拉论坛机制促进下,不断深化合作,为绿色增长注入南南动能。中国人民大学以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文明互鉴为己任,构建生态文明学术体系、强化有组织科研攻关、搭建全球治理合作平台,发布《人类2050:人与社会全面发展》报告,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思路。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中国人民大学愿同各方一道增进学术交流、凝聚发展共识、服务发展转型,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元文明美美与共的现代化世界注入中拉智慧。
西藏开投那曲河水电公司副总经理、项目指挥长郭忠敏介绍,西藏开投色尼区曲果嘎姆风电项目采用“边施工、边恢复”的环保模式,力争将生态扰动降到最低。该项目建设期间吸纳当地农牧民就业,累计发放工资191万元。项目投产后还将带动周边基础设施升级,为教育、医疗等领域提供稳定电力支撑。
理想信念是青年挺膺担当的精神支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青年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困难吓倒,不因诱惑迷失。广大青年应自觉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把自身价值实现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自己的青春答卷。无论是科研前沿的艰难探索,还是基层一线的默默奉献,青年人都应以理想信念为指引,坚守初心,勇往直前。要始终加强对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要求,更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
金砖国家的创始成员为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10年12月南非加入后成为金砖五国。2023年金砖国家峰会上,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阿联酋四国被接纳为金砖国家成员。2025年1月,印尼正式成为金砖国家成员国;6月越南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此外,2024年12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白俄罗斯、玻利维亚、古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干达成为金砖伙伴国。如今金砖国家成员国和伙伴国遍及亚、欧、非、南美四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