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宣言》第6条要求各方在海洋环保、海洋科学研究、海上航行和交通安全、搜救与协助、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开展合作。20多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海上搜救、防灾救灾、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极合作,取得了诸多实质性成果。
数据要素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产生的驱动价值,有效释放了文化消费、文化服务与文化治理的潜在能量,重塑了文化业态格局和文化生态体系。近年来,“上海演艺大世界”通过智能实时分析演出上座率、观众画像、口碑评价等百余项指标,为剧目引进、票价制定、营销策略提供精准支撑,打造出“消费即体验、体验即内容”的文化产业新生态。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工程通过汇聚全国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机构数据,实现了文化资源数字化的采集加工、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的系统监测、文化市场风险的预测防范,不仅打造了“线上+线下”文化消费的全新场景,更为文化政策制定和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数据要素赋能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大为凸显,深刻改变了文化领域的传统运行模式,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不仅如此,还有读者戏称,今年的上海书展是“最会玩的一届”。创新的办展方式,让不少“铁粉”耳目一新。数据显示,本届书展共接待市民读者超38.2万人次,同比增长28.4%;图书销售总码洋6472.7万元,同比增长31.6%;文创产品销售收入1017万元,同比增长100.1%;上海全市共举办1267场阅读活动,同比增长23.8%;出票39.58万张,其中现场售票2.62万张,阅界夜市6天销售收入64.8万元,外省市来沪观众占比25%,文旅商体展联动溢出效应凸显。“我爱读书 我爱生活”,成为书香浸润人民城市的鲜活写照。
张新表示,近年来,举办国际体育赛事对经济社会文化的拉动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在筹办和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过程中,“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得到充分贯彻。“十五五”期间,中国将继续积极承办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目前已有田径、游泳、体操、举重、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等多个项目的世界锦标赛落户中国,我国还将引进更多项目的分站赛、系列赛、积分赛等,希望通过举办各类国际体育赛事,加强与各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
快速工业化推动经济跃升,但也带来生态恶化、资源趋紧等难题,党的十八大后,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突出地位,中国走出绿色发展新路;敏锐察觉“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双循环”的战略构想应运而生,有效增强我国风险应对能力;经历几十年快速城镇化,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层矛盾逐渐凸显,“内涵式发展”成为破局之道……“中国号”巨轮之所以总能在恰当时机驶入正确航道,就在于善于把握历史方位。有了登高望远的视野,涵养鉴古知今的思维,无论国家、企业还是个人,就能行得更从容、走得更稳健。
在临港,像韩世豪、陈彪这样的人还有不少。“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这是临港喊出的响亮口号。一批批中外年轻才俊与临港实现“双向奔赴”,在这里为生活奋斗、为梦想打拼。
江苏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崔巍表示,上海市江苏商会、苏商会等组织为深化沪苏合作、推动经济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勉励广大苏商:把握国家战略机遇,聚力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融入区域重大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集群发展;坚守实业并开放创新,共建苏商高质量发展生态圈。
“不少人都从事餐饮业、服务业,还有村民将房子租了出去,大家收入都有不少提高。同时通过文旅产业的发展,仅去年一年,村集体营收就增加了三四十万元。”曾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