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重点关注“应对食品价格通胀,促进粮食安全与营养”。报告强调,全球粮食价格自2021年起大幅上涨,到2023年1月达峰值,低收入国家涨幅更高。高粮价显著削弱了家庭购买力,加剧了贫困和营养不良,尤其威胁低收入国家、农村地区及妇女儿童。报告建议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应对食品价格通胀。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今年是欧盟和中国建交50周年,期待以此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双方进一步推进各领域高层对话,深化经贸、绿色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互利合作。”欧洲丝路智联促进会联合创始人、董事于尔根·克鲁特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科技、绿色等领域的合作正成为欧中关系的新亮点。
随后,营员们制作好的叶榭软糕被送入蒸笼。不一会儿,30份冒着热气的叶榭软糕新鲜出锅。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营员们露出喜悦的表情。
上海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探索创新监管制度和优化作业流程,通过数智化集成、跨部门集成、全链条集成、内外部集成四方面“集成”,分步将海关口岸监管与特殊区域监管两套监管作业体系予以优势叠加、有效融合,将前置货站打造为跨区域“区港联动”的“样板间”。(完)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从消费趋势看,农产品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化、个性化,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以及新式饮品、功能性食品等加工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方案》针对这些趋势提出,优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重点在提升“三品一标”水平、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创新地方特色食品等方面发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同时,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即烹、即热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群体对便捷性的要求。《方案》还专章部署强化品牌引领,增强消费信心。
当地时间7月28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阶段成果总结推进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2025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饥饿状况有所改善,但2024年全球仍有6.38亿至7.2亿人面临饥饿,五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万人面临灾难性粮食不安全状况,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巴勒斯坦加沙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