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在社交平台“晒照文化”盛行的背景下,专注拍摄理想“人生照片”的年轻人催生了“陪拍师”这一新职业。他们以时薪制提供“拍摄+修图+陪伴”的轻量化服务,既满足高质量成片需求,又避免了请朋友帮忙的人情负担。这一消费现象折射出当代青年追求的一种社交心态:他们既善用商业服务解决需求,又通过拍摄中的兴趣互动拓展社交圈。陪拍不仅是拍照服务,更成为年轻人平衡实用性与情感连接的新型社交模式。
9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针对“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部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关志鸥介绍,“十四五”以来,自然资源部主动服务基层、服务民生,着力优化自然资源配置,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陪拍服务以及“搭子”社交模式的兴起,也不可避免地引出了一个追问:这种以需求或兴趣为导向的轻社交纽带,是否正在重塑当代年轻人的友谊观?
71的第9次互拍对象小九(化名),因一次互拍而成为她新结交的好友。在拍摄过程中,她们会直接交流:拍得好时就互相夸一句“好看”,效果不理想时也会直说,比如“我想要那种感觉,再帮我拍一下”。这种基于共同目标的沟通,也带来了积极的情绪价值。巧合的是,初次互拍结束后的一次深入交谈,让她们惊喜地发现彼此的工作经历与生活轨迹高度重叠:同为在北京打拼多年的90后,近期又都恰巧步入了离职阶段。
“扎下根”搞调研,关键在于端正思想认识,从心底认识到调研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拿出实招硬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群众心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小到柴米油盐、大到生命财产安全,都是实打实的,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往往就连着比天大的民生实事。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紧盯生活小事,办好民生实事,没有几把“硬刷子”是不行的。练就这样的“硬刷子”,需要把调研作为锤炼本领的“磨刀石”,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化脚力为能力,在基层土壤中汲取智慧、服务群众、推动发展。要敢于钻“矛盾窝子”,既听赞扬声也听批评声、抱怨声。多揣几个问题、多想几个点子,用心用脑实地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多掌握“冒着热乎气儿”的第一手资料,进而把“疑难杂症”找出来,把情况摸清吃透,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的人们以不同方式纪念历史,和平的种子在海外华侨华人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华裔青少年们正用他们独特的方式,为“铭记历史、守护和平”贡献新生代响亮“侨”音。
学科专业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和关键。当下,科技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与速度改写学科专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量子信息、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产业形态的迭代周期不断缩短,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实践素养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超常布局国家急需学科专业,加速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端科技人才,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配度,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