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部门持续推进便利纳税人跨区域迁移系列措施,目前,企业迁移事项平均办理时长较过去压缩5至10天,符合条件的企业当天即可顺利迁出。今年,国家税务总局还联合相关部门推动上线运行省内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服务专区,全面推行企业迁移登记“一地、一窗、一网、一次办结”,进一步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该集团的发展亦离不开宁国市培育的营商沃土。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宁国地处长三角腹地,连接皖浙两省七县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宁国“1+4”产业集群中的首位产业,自1980年宁国密封件厂成立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当地时间7月4日,主题为“绿色发展与共享文明——中拉合作新机遇”的第三届中拉绿色未来与文明互鉴国际研讨会举办,会议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主办。张东刚出席闭幕式并致辞。
李强指出,中方愿同巴方发挥互补优势,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巩固深化双边贸易、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科技创新、航天等领域合作,增强两国发展动能。共同办好2026年“中巴文化年”系列活动,加强教育、青年、医疗卫生等合作,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夯实中巴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中巴同为多边主义、自由贸易的维护者,中方愿同巴方加强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的沟通协调,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中方支持巴西办好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
9个现代农牧产业项目的落地聚焦牦牛、藏羊等高原特色畜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基地、高端肉乳制品生产线等项目,将助力“中国牦牛乳都”的“金色名片”走向全国市场。甘南州副州长扎西才让在推介中说,当地依托亚洲优质天然牧场,正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深化,让蕨麻猪肉、酥油奶茶等特色产品成为富民“金钥匙”。同步发展的青稞产业链,将传统作物转化为青稞面、青稞曲奇等健康食品,延伸出高原“绿金”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