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刘燕玲强调,这一升级不仅为企业带来通关便利,更新增了数字经济、可再生能源等前沿领域的合作内容,将为区域内企业创造实质性发展机遇,为区域经济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东博会在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落地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促进政策落地、企业对接的重要平台。”她说。
在新能源领域,东营市建成了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大型机电传动系统研发测试中心及省内唯一的大型风电叶片测试基地;正在推进的海上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基地,规划装机容量240MW,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全球领先的大型风电机组开发创新与测试认证基地。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 王雪坤:要发挥好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重要作用,不筑关税高墙,不设隐性壁垒,保持我们的货物、服务、投资的高水平开放。
作为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任务之一,9月18日晚至19日清晨,浮空艇团队在鲁朗开展最新一次“极目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搭载3大类共16型、总重量约200公斤的科学载荷,成功升空至海拔5500米高度,通过多载荷协同观测,实现浮空艇从单点采样到立体监测的技术跨越。
H-1B签证允许美国公司雇佣外籍专业技术人员,以填补国内难以找到合适人才的专业职位空缺,主要被美国科技企业用于吸纳高学历技术移民。长期以来,H-1B签证在美国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它对美国“掐尖”吸引全球优秀人才、保持美国经济活力、确保美国科技创新引领世界至关重要,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这更加攸关美国国防和国家安全。反对者则批评美国科技企业长期滥用H-1B签证,引进廉价外国劳动力,妨碍包括少数族裔在内的美国本土人才就业和晋升。
东盟与中日韩(10+3)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在东盟—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上,来自中国的金融企业搭建平台,聚焦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等八大领域,推动各方交流对接。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汪子雄表示,两江新区作为重庆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重要增长极,依托在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领域积累的坚实基础,主动服务重庆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建设。
2024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4.4%左右。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涌现出一批高水平原创成果,上海科学家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8篇,占全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