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价值重塑,构建正向朋友支持体系。为进一步净化常某东朋友圈,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检察机关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建立“阻断——替代——强化”干预机制:一是司法社工联合社区工作者帮助常某东对朋友圈进行分析筛选,借助检察机关办理的多起未成年人故意伤害案件“以案说法”,对常某东讲解其朋友的不良行为,帮助其净化朋友圈。二是司法社工引入大学生志愿者开展“阳光伙伴”结对活动,发掘常某东的篮球特长,推荐其加入青少年篮球队。持续对常某东的现实表现进行动态跟踪评估,3个月后,常某东成功脱离原不良群体,生活学习步入正轨。三是检察机关协调教育部门启动“护蕊转学”绿色通道,将常某东转入配备心理导师的寄宿制学校。联合司法社工、学校教师组建“检社校”爱心团队,加强关爱帮扶和课业辅导,经过共同努力,常某东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记者今天(30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新版《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国家标准,这将全面提高汽车对于驾乘人员的保护。
“在汽车消费金融业务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银行要突围‘车生态’,需要跳出传统‘车贷放款者’的定位,积极融入产业链和消费链,实现从金融服务商向‘场景经营者’的转变。”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认为,银行应加快与车企、经销商、新能源车平台、出行服务平台等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同时,应强化科技赋能,构建车贷数字化运营平台,通过大数据、AI风控模型精准判断客户信用,探索更具吸引力的复合化金融服务场景。在新能源车崛起趋势下,还应提前布局绿色金融产品,如新能源车贷款贴息、碳积分贷款等,以政策导向引领产品创新。
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粽子是广受群众欢迎的美食。但一个时期以来,本应是日常消费的平价美食,却一度异化成送礼拉关系的工具、滋生作风和腐败问题的载体,公款消费、过度包装、昂贵食材、搭配销售等不良现象潜滋暗长,助长了奢靡浪费的歪风邪气。
赶在八点前要上一节早自习。自习的安排大部分是背书,但不像高中有较强的应试需求,大部分人只是趴着睡觉或玩手机。在这期间,学生会和班委会成员代替辅导员巡逻,但管理并不严格,在彭勉看来,更像是“走个过场”。
据悉,自2013年起,天津市安定医院以院长为核心的医疗团队开展了“中小学心理守门人”项目。目前已与天津市12个区的1000余所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三级“心理守门人”服务机制。班主任和心理老师通过来到医院,跟随门诊、查房及接受心理督导,有效提升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服务能力,借助为家、校、医联动特别提供的绿色通道,保证了孩子及时就医、及早干预。
近年来,严纠公款购买赠送粽子等行为的同时,针对“天价”粽子和过度包装等现象的硬招实招也陆续发布实施。2022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正式实施,根据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粽子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能超过三层,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且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其他产品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