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海波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的负责人共同回答了记者的问题,详细梳理了齐鲁大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挑大梁”的措施方略。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张海波表示,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在未来产业这样一个赛道上不能“缺席”。
近年来,上海市委聚焦促进“两个健康”,依托上海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多措并举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在18日下午的香山视界·高端对话采访区,各媒体集中采访了联合国维和事务副秘书长、伊拉克国防大学校长等军政要员。伊拉克国防大学校长对中国在基础建设、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高度认可。他表示,希望和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他相信东方力量、相信中国力量。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黄润秋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十四五”以来组织开展了8批次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累计受理转办群众举报14.4万多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177个,移交责任追究问题线索209个;中办、国办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进一步压实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基本建立了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将386万余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实施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有效运行国家生态安全、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
“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