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日益便捷的交通吸引着港澳青年“粤”创未来。“十四五”期间,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港澳人员在粤就业许可全面取消,已有超20万港澳居民在粤工作。
该展览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省档案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协办。(完)
能源供应结构优化。国家能源局加大非化石能源电力的供应,推动非化石能源成为新增电力供应的主体。过去4年,我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4%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截至今年7月,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经达到了22.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的60.8%。过去4年,我国新增发电量的近六成来自非化石能源,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到2020年的1.5倍。国家能源局以供应结构的优化带动消费结构加快调整,“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是20%,去年已经达到了19.8%,今年预计可以超额完成这一目标。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获奖项目完成单位中跨区域创新联动效应显著。获奖项目中,超70%由多个单位合作完成,外省市单位有207家,占686家完成单位总数的30%。从区域分布来看,有84家外省市单位分布于长三角区域,占所有外省市合作单位的30%。上海科研单位与外省市的合作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北京、广东、湖北和山东。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文物腾退部部长、二级巡视员马晨表示:“申遗成功一年来,北京中轴线在传承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注重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与传播,通过出版图书、举办展览、参加国际活动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北京中轴线的独特价值;注重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开展了多项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公众深度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注重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推出主题游、研学线路,打造文创品牌,让文化遗产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迈上新台阶。”
“更优”是空间布局更优。“沙戈荒”成为“十四五”新能源建设的新阵地,新增装机超过1.3亿千瓦,昔日的不毛之地变为了“能源绿洲”。海上风电成为新引擎,新增装机超过3500万千瓦,为沿海省份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分布式光伏成为新势力,新增装机超过4亿千瓦,其中户用光伏新增1.6亿千瓦,全国有700多万个家庭当上了光伏“房东”。
同时,国际参展项目评出金奖36项、银奖34项、铜奖45项,专项奖14个。“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评出18项金奖、32项银奖、28项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