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梅花精湛的手艺来源于其对剪纸的热爱以及深厚的美术功底。她告诉记者,“我从小就趴在太姥姥跟前,看她老人家剪纸,那时就产生浓厚兴趣。年轻时学习美术,国画、油画、版画都曾尝试过,这些对我后来的剪纸创作都产生很深的影响。”
喜镇苏庄围绕“太行人家·喜镇苏庄”主题,建设集婚礼举办、婚宴服务、婚俗体验、古村落游览和民宿旅居于一体的大型婚俗文化体验园与康养基地,真正实现“可观、可玩、可住、可回味”的一站式文化之旅。
昆山9月9日电 (记者 钟升)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8日晚在江苏昆山拉开帷幕。本届百戏盛典以“汇中国百戏展戏曲新颜”为主题,将举办全国戏曲演员会演(武戏)、优秀剧目邀请展演、戏曲创作优秀案例分享、濒临失传剧种保护传承活动、戏曲推介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彦峰8日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介绍,“十四五”以来,上海以浦东引领区建设为牵引,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作用,强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索实践。
台上,昆山市巴城镇石牌中心小学的解苏倩神情认真、动作娴熟。自一年级与昆曲结缘,解苏倩曾在初练下叉时流泪,也曾为驾驭好长长的水袖而反复练习磨破3套戏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4年“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昆山选拔赛中,解苏倩获得个人奖一等奖,她所在的石牌中心小学“小梅花”昆曲艺术团也在不久前荣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称号。“站在百戏盛典的舞台,我觉得自己可以更加努力,将昆曲传承下去。”解苏倩说道。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国家危难时尽力作贡献,是每一名中国人的责任。从南侨机工运物资,到归侨飞行员奋勇杀敌,再到纽约华侨发起“中国周运动”,中华儿女一往无前、共赴国难,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伟力。
哈马迪表示,“上海精神”为多边合作奠定基础,各方秉持“上海精神”,开放协商、增进互信,以更加平衡和包容的方式朝着共同目标努力。“面对全球性挑战,‘上海精神’的意义更加凸显,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作出了贡献。”哈马迪认为,作为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和全球主要经济体之一,中国在推动组织发展与合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