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的“见证优质睡眠的力量”2025年中国睡眠医学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多位院士、学科带头人与国际学者齐聚一堂,一系列失眠治疗的新数据、新方法、新举措发布,旨在促进国民睡眠健康,助力健康中国新格局。
为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规范指导各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使用)》(简称《大纲》),近日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陆林建议,改善国民睡眠状况,不能只依赖医疗干预和科学研究,还需要社会层面的支持,应鼓励甚至通过立法要求企业践行“睡眠友好”理念,限制非必要的深夜加班,并为倒班员工提供健康支持和轮岗选择。在城市规划中,也要加强对居民区光污染和噪声的管控。同时,要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干预,对于学生可适当推迟上午上课时间,对于老年人,可通过社区健康讲座,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睡眠。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医师李涛平曾到基层一些医院帮扶,他粗略估算,当地一些医院对睡眠障碍的误诊率竟高达90%以上。医生由于知识面不足,漏掉真正病因,只是简单将患者诊断为“睡眠障碍”,开抗失眠药了事。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海鹰也强调要关注轨道可持续使用、空间碎片清理等方面挑战,推动相关监管与合作,让太空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资源。
8月28日上午,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
目前,国内不少医院的睡眠门诊,更像是一种“拼盘式”MDT,只是将不同科室的医生拼在一起,而非真正以“睡眠问题”为核心进行整合诊疗。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睡眠中心负责人詹淑琴曾到哈佛大学医学院交流学习过一年。让她印象深刻的是,美国有着相对完善的睡眠诊疗体系,比如,有专门的睡眠专科临床医生。此外,美国多所大学附属医院在睡眠医学的基础研究各有侧重,钻研很深。
自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跨境运输商品种类从最初的10多种扩展至3300多种,越来越多货物“坐”上了跨境列车。机电换铁矿、蔬菜换榴莲,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中老铁路上演,中欧班列与东盟市场也在此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