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范永表示,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辅助生产,特种机器人用于危险区域,服务机器人可服务家庭生活。优宝特未来将拓展至智慧农业、康养陪伴等更多场景。“机器人保姆、机器人护工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实现。”
“我们构建了‘井、站、线’设备远程控制体系,实现了4151口油水井、106座场站、106条外输管线的全流程远程智能控制。”长庆油田第十一采油厂生产运行部主任陈彦云在介绍该厂智能化生产时作如是表述。
接受采访时,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透露,针对如全红婵这样的优秀运动员,学院会采取另一种培养模式,还会面向高水平选手开设“二沙精英班”,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大会将发布《中国自动化技术发展报告》和《中国自动化产业报告》两项关键成果。作为把握产业脉搏、了解市场动态、洞察未来发展方向的“导航手册”,旨在为科研创新与产业实践搭建起精准对接的桥梁。
另据多位参与作业人员介绍,从9月18日早晨开始,他们连续干了一天一夜,十几辆卡车穿梭往来,不间断地运送挖掘物,大概运了四五百车次,估算运送总量有上万吨。
“山东产业发展和能源转型正在加速向新、向绿、向未来。”张海波介绍说,作为中国工业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备的省份之一,山东紧扣“绿色低碳”方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工业经济为“头号工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山东制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划和政策,着力营造政务、人才、产业等“八大生态”。
推进区域协同。支持跨区域和重点城市群协同创新,实施联合攻关、仪器共享、平台共建。比如,京津冀设立“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共同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联合培育万亿元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