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主展馆,仿佛步入流动的活态博物馆。晋城展位的珐华、铁器、潞绸、琉璃、彩灯、刺绣等非遗和工美作品熠熠生辉。“咱们‘高平三大怪’指的是——喝酒不配菜,人在辕内马在外,半夜把媳妇儿娶回来。我这次的泥塑作品和高平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在“叶铭泥塑”展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泫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史月明,正在给游客讲解泥塑作品《高平三大怪》背后的故事。
下一步,海南将持续开展“聚四方之才”系列招才引智活动,优化人才来琼“一站式”服务,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姿态,欢迎全球英才参与自贸港建设,共享发展机遇。(完)
比赛现场,选手们矫健的身影穿梭在飞速旋转的跳绳之间。个人项目中,选手们快如闪电、轻盈灵动;团体赛中,他们默契配合、节奏统一。集体自编赛环节更是将比赛推向了高潮,在音乐节奏的变化中,选手们相继展示编花跳、伞形跳、交互跳、十字绳……各队纷纷亮出看家本领,展示不同动作和组合造型,赢得阵阵掌声。
重庆9月21日电 (梁钦卿)第六届“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20日在位于重庆的西南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为主题,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索以数字化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可行路径与实践方案。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6次提及“和平”,重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庄严宣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三峡人家景区艺术团业务团长王光告诉记者,该景区借助西陵峡山水实景打造非遗传承示范基地,长期聘请老船工与杨春善一起表演并带徒授艺。十余年来,这支表演队为两千余万名中外游客演绎原生态峡江号子,面向学生和艺术团体开展现场教学,“峡江号子在山水实景舞台上得到重生”。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即刻行动,建设和平世界”——联合国确定的2025年国际和平日主题,既是对动荡不安国际形势的回应,也是对全球维护和平共同行动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