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激活力促发展。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推进贸易收支便利化、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改革落地见效,“十四五”以来办理相关业务近4.6万亿美元。
省委统战部每月同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开展学习交流,建立健全省法院、检察院、政府有关部门与民主党派工作联系机制,定期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进一步拓展党外人士知情明政渠道。畅通议政建言“直通车”专报机制,各民主党派省委会以调研报告、意见建议等形式直接向省委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委托各民主党派省委会、无党派人士围绕“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贯彻落实情况”对对口联系市开展专项民主监督,以民主党派视角帮助党委、政府查找问题、解决问题。2024年8月以来,形成提案、议案、社情民意等成果1000余件,提出监督意见200余条。
“我们愿与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携手,共同建设低空安全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攻关卡脖子技术,共同培育安全领域的专业人才,合力将芜湖打造成全国低空经济安全发展与风险防控的样板间。”朱子说。
当前,台风“桦加沙”已逼近我省,省人民政府号召全省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协力,克服困难,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夺取防御台风“桦加沙”工作的全面胜利。
结合丹东实际,培育和发展草莓、蓝莓、燕红桃、大榛子等4大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作用,建立审核备案机制,相对集中使用资金,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把握“融”的导向、落实民族工作要求,体现民族工作特点。“十四五”期间争取兴边富民资金3.04亿元,重点扶持产业项目222个。深化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对口联系民族自治县机制作用。
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成效显著。培养全国超过50%的硕士、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涌现出一批“挑大梁”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聚焦卓越工程师这一战略人才力量,前面我刚才也特别提到,工程硕博士的评价改革。我们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瞄准新质生产力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新需求,从平台、制度和机制上落实产教融合培养,由校企共同招生,共出师资,共建课程,共同面对企业和市场提出的挑战性创新课题,并共享成果,真正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向奔赴。刚才我提到,过去都是以学位论文申请学位,我们作了重大改革,落实学位法,可以用专利、产品设计等创新成果申请获得硕博士学位,在今年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将会继续推进,这成为人才培养打破传统评价标准、接轨创新发展需求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新突破。聚焦创新体系效能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物质科学和空间科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一大批关键技术服务于国家工程、大国重器,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策源地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聚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能力不断增强,推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金融学》等系列原创性教材,承担《(新编)中国通史》等重大文化工程。同时,聚焦服务大国外交,“双一流”建设高校持续深化高水平教育科研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艳华:我们这个项目第一期的重点是开展食用菌、蔬菜和水果的生产技术试验、培训与推广,并配套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实验室、冷库和温室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