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各部门还非常关注政策落地过程中的细节,防止政策传导出现末端“梗阻”。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过程中,虽然有了宏观政策的支持和信贷额度的保证,找到了有需求的企业,但每一笔信贷资金能否落地还得基层信贷人员来操作,这个环节如果没有把握好,金融活水就容易被堵在“最后一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门今年印发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抓实尽职免责工作,督促银行落实有关要求,制定内部实施细则,细化尽职标准和免责情形,并与不良容忍度有效结合,定期开展免责效果评价,切实保护尽职信贷人员敢贷、愿贷的积极性。
文旅消费活力的激发,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作为保障。营商环境的优化体现在准入便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运营便利,优化审批流程、减轻税费负担;预期稳定,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比如,发展“票根经济”,青岛等地通过打通“文化—旅游—商务—体育—会展”各环节,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和服务协同;江苏则围绕苏超赛事,推动酒店、景区、交通企业形成联合促销机制,增强了市场的自组织能力,也提升了企业参与积极性。政策的精准落地同样关键,例如一些地方出台了针对文旅企业的暑期专项补贴政策,对演出、夜游、研学等项目给予财政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高峰运营压力期。
伴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出圈,成都的动漫产业愈发受到关注。回溯过往,成都动漫产业曾一度深陷“代工车间”困境,作品虽多,却难觅“成都创造”的印记;承接国外订单虽然能保证基础生存,但利润微薄。现如今,成都动漫产业已成蓬勃发展之势,摩拳擦掌奔赴未来。
消费者选择一座城市旅游,除了看景、看演出,更在意体验。这种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今年暑期,不少城市聚焦提升游客满意度,从优化交通指引到加强景区接待能力、延长公共场馆开放时间、推出多语言讲解服务等,用绣花功夫打磨服务细节。政府部门不仅要当好“东道主”,更要以顾客思维提升公共服务,让游客玩得安心、住得舒心、消费放心。数字化手段也要成为提升服务效率的重要工具。多地旅游局上线官方小程序,集信息查询、路线导航、投诉反馈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务,体现了政府服务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很多客人夏季到北极村都是为了避暑。郭浩说,对于从大城市过来的游客,他们原本在家每天都能吹到空调,“冷不丁来到这么闷热的环境下,肯定不太适应”。
本次研究是“全球深渊探索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发起和主导,获得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执行委员会批准,旨在利用先进的深潜技术揭开地球深渊无人区的奥秘。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探索化能生态系统的全球分布格局、深渊碳循环模式及其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
入境北京,不少外籍旅客有自驾需求。不久前,一个东南亚旅行团深夜抵达北京后,想申请办理外国人临时驾驶许可。首都机场公安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分局在30分钟内为6名外国友人办理完相关业务。“他们特别高兴,没想到我们效率这么高。一名游客说:‘感谢你们,自驾游北京将是一次新奇独特的体验’。”民警张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