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特别提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哈中合作已然超越项目层面,走向制度、规则与生态的深度耦合,“可以说,哈中合作不仅是上合组织框架下合作的典范,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优秀具体实践。”展望未来,哈中两国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和跨境电商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他期待上合组织继续依托自身平台优势,推动规则协调、口岸现代化和数字经济合作,并将区域合作深入社会民生日常,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宫梦薇 黄蓉)
乌兰认为,上合组织在促进区域贸易便利化和成员国间人文交流方面取得了尤为引人瞩目的成就。在经贸层面,上合组织着力推动区域贸易便利化进程,成员国通过简化通关手续、强化跨境运输与物流走廊建设,持续降低贸易成本。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建设框架,上合组织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深入发掘合作潜力。在人文交流领域,上合组织不断拓展教育、文化与旅游合作,上合高校联盟、奖学金项目以及青年夏令营等活动,有效深化了成员国间青年群体的互信与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文旅“便利化”措施接连落地,大幅提升了成员国间商务和旅游往来效率。
谈及哈中合作,乌兰进一步指出,哈萨克斯坦借助上合组织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双重平台支持不断深化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并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果。首先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显著加强,中欧班列经哈萨克斯坦直通欧洲,成为亚欧大陆运输的主力通道,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更是堪称跨境物流与商贸合作的典范。在文旅合作方面,2023年中哈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哈政府着力打造“4小时航空圈”,新增至广州、成都等地的直飞航线,进一步缩短了两国跨境旅行时间。2025年是哈萨克斯坦“中国旅游年”,全年策划实施超过50场文旅活动。通过互免签证、支付互联和旅游推广等具体举措,哈中合作已经从战略宏观延伸至微观行动,真正实现了国家战略与民生福祉的双向融合。特别是2025年在阿斯塔纳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提出要弘扬“中国—中亚精神”,锚定命运共同体目标,并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不仅提升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整体战略层次,也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制度保障。
去年,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画出国际航空枢纽的蓝图,提出“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今年是中国和沙特建交35周年,两国共同举办首次“中沙文化年”,目前已在文化、艺术、教育、影视等多个领域举办了数十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沙中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各领域合作不断推进。”叶海亚说,自中文纳入沙特国民教育体系以来,已有超过百所沙特中小学和高校开设中文课程,人文交流成为两国关系发展新亮点。“人文交流是加深相互了解、增进沙中友谊的重要纽带,期待双方开展更多丰富精彩的活动,续写千年丝路友谊故事。”
上半年,我国物流运行稳中有进,原因何在?刘宇航认为,一方面,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上半年我国共发放物流领域基础设施贷款120亿元,同比增长67%。重点着力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中欧班列、集疏运体系、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关键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伟大旗帜光耀千秋。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在受阅部队最前方迎风招展。检阅车行进至党旗、国旗、军旗前,敬礼号角响起,习近平停车肃立,以注目礼向三面旗帜庄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