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流是双边关系的重要纽带。高金洪表示,中方即将启动的第二期中国—东盟青年领军者成长计划意义重大。青年需通过交流项目凝聚共识、提升能力、拓展视野,这是有利于促进双方长远关系的重要投资。此外,中国—东盟旅游部长会议机制已建立,于明年举办的首次会议将更加便利双方人员往来,助力双方在多领域的相互理解。
2023年冬天,沈君归第一次去长白山,停留时间短暂,但依然遇到了三四个同好,聊天非常愉快;今年夏天,他又到长白山,除了是粉丝,还多了一个身份:担任“稻米节”系列活动的志愿者。
95后陈姿孜因汪曾祺的文字,开启了一场“跟着文学逛昆明”的旅程。她顺着汪曾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中写到的馆子、街道、风景,搜索求证,“没想到那么多痕迹依然可触可感。一场‘文本对照现实’的旅程,就这样自然而然发生了”。
牟玄捷说:“2022年,我们携手当地长白山文旅企业共同打造了‘稻米驿站’,坐落于以往举办‘稻米节’活动的云顶市集商业街,既作为‘稻米’回家的落脚点,也逐步发展成为长白山旅游的知名打卡地。今年,我们依然联合长白山文旅企业进一步升级打造了‘云顶天宫’主题‘稻米驿站’,并与长白山管委会经发局、长白山股份公司合作,共同规划推出多条城市主题打卡路线,将IP元素、粉丝情感与长白山特色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增强游客的沉浸式体验。”
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科技政策统筹进一步加强,科技与财税、金融、产业、教育、人才等政策更加协同高效。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揭榜挂帅”“赛马制”“链主制”等模式,探索完善经费“包干制”。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政策进一步优化,推进分类评价试点,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当主角。科技金融体制进一步健全。
为传承工艺繁杂的蜀锦技艺,成都纺织学校的师生借助数字化手段,对400多幅蜀锦纹样的起源、演变与文化寓意进行系统解析,构建起传统纹样的“基因库”;海南的非遗从业者借助AI和3D打印技术辅助文创开发,助力黎锦走出深山。
如何让千年技艺焕发生机?Z世代有自己的解题思路。他们深耕乡村,推动文化传承;他们引领国潮,让传统文化成为时尚消费的密码;他们更跨界融合,用科技、文旅为非遗注入全新体验。
德国共产党主席恩斯特·台尔曼于1927年4月13日在德国共产党中央党报《红旗》上写道,“全人类的目光都投向了中国”。他在文章中把中国共产党人称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者,赞扬他们“使地球上最古老的文化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