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国经济顶压前行,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年中成绩单,为顺利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进出口增长2.9%,其中出口增长7.2%。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国际经贸秩序受到严重冲击的背景下,这份超出国内外普遍预期的成绩单来之殊为不易,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韧性。正是基于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大幅上调0.8个百分点,上调幅度为所有主要经济体中最高。
当前,在国内外多重因素交织下,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很不牢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还存在不小压力。有人担心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将承压缓行或下行,对能否完成今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心存疑虑。应当看到,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的,不会因一时变化而改变长期发展大势。认识和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走向,既要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风险挑战,更要全面辩证地看到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诸多有利条件。内需、发展动能、外贸是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社会广为关注的领域,不妨就以这几个领域来观察我国经济发展态势。
但是让李女士没想到的是,她在找客服核销时,对方表示,根据核销时间,她需要再补3000元左右的差价。“补完差价后,竟然比我通过别的渠道订门票和酒店还要贵。”李女士最终选择了退款。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缩减”,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连续“双增长”,森林覆盖率超25%,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生态修复的同时,光伏发电、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等也带动当地经济不断发展。在“两山”理念的发源地余村,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游客们忙着赏荷花、看竹林,村里的农家乐、林下经济、露营等业态都开展得红红火火。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了7万元。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看今年——从沿江高铁、沿江机场、沿江干线公路等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到“三北”工程、城市地下管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交通、水利、能源……以“两重”项目为重点,一个个“大国重器”加速生长,一项项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作用逐渐显现。
护绿水,也需护青山。在三峡库区周边的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曾经的矿山经过生态修复,变成连绵起伏的竹海。20多年前,这里因矿产开采导致生态恶化,2017年起,竹山镇把竹林生态优化作为重中之重,改造低效竹林3.5万亩,培育公益林约5万亩,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郴州8月17日电 (鲁毅 邓霞 尹柳清)北湖不夜天、裕后街等文旅消费新地标,日均客流量上万人次;郴州水世界运用5G、VR、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莽山机器人导游单日服务超千人次……地处湘南的郴州,通过文化赋能铸魂、科技赋能筑景,创新实践“两个融合”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蓬勃动力。今年上半年,郴州各重点景区人气火爆,全市入境团队同比增长近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