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汪唯一也没少碰壁。她右胳膊上留有一道两厘米左右的疤痕,是在一次康复训练中被一位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抓伤的。汪唯一说,这是一位72岁的奶奶,因患有神经疾病,她的双手始终保持着抓握状态,像“爪形手”,需要通过外界人为干预去松解肌肉,改善关节肌肉挛缩状态。但有一次康复训练过程中,汪唯一刚拿起老人的手,老人便开始反抗,手指甲死死地抠住汪唯一的胳膊,抠出一道血印子来。说起这件事,汪唯一很是平静,“你不能怪她,她就像个孩子,并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对于如何处置及其可能的走向,或寄希望于国际社会,或准备对日交涉,或呼吁开战,或决定忍耐,或干脆什么都无所谓了,甚至还有认为这将发展为“日俄之战”的(这一说法尽管今天看来没有成为现实,但是却一直是当时国人思考未来发展的一大重要考虑因素)。
网红街区有固定模板,博物馆和景点的文创也未能免俗。从几年前开始,“我在xx很想你”网红路牌席卷全国——只需替换地名,同样的牌子就能化身打卡点和文创挂饰,出现在天南地北的景区中。游客走一地见一次,原本的心动渐渐变成无感。
公器私用,将地质调查、矿产开发等权力作为敛财纳贿的工具,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矿权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9月21日,聂耳尚在睡梦中,就听到许多人叫嚷着日军到天津、北平了,原来是来自这一天的《时报》的相关内容。看完《时报》后,聂耳在日记中写道:“日帝国主义的侵略,全是有准备、有计划的,报纸上还说什么‘……不过是下级警民的冲突,日政府对中国是没有一点敌意的’。他妈的!这种不可隐蔽的事,你到如今还要来欺骗人!”聂耳此时的看法很能代表当时中共以及一般的左翼知识分子的看法。
初任驻日公使的蒋作宾9月19日上午九时抵达朝鲜的汉城,刚到即被各新闻记者拿着号外告知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消息。于是,蒋作宾便忙于慰问朝鲜的华侨,同时致祭死难者。值得一提的是,刚到汉城时,蒋作宾就得到了日本在朝鲜的总督宇垣一成的殷切招待。当天中午,宇垣一成对蒋作宾称“不愿此事扩大”,蒋作宾认为“似言行不敷”。于是,这天深夜,蒋作宾即拜访宇垣一成,“陈说各种利害,要求即时停止军事行动”,对此宇垣一成的反应是,据蒋作宾的日记:“颇动容,允即电前方,若中国不来攻击,暂停进行,惟盼中国履行各条约,并愿援助中国统一。”在之后的几天中,“沿途日本方面保护、招待颇为周到”。
1-8月,同城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5.8亿件,同比增长5.6%;异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149.2亿件,同比增长19.1%;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7.0亿件,同比增长16.2%。
与前文蒋介石一度的乐观类似,蒋作宾亦认为日本“其败必矣”,并认为国联与美国的干涉卓有成效。然而,9月26日,蒋作宾得知国联否决了派员来东北调查的提案,对此他认为:“日方可谓大占胜利。吾国首席代表(施肇基)为洋员利用,又被国联秘书厅操纵。”值得指出的是,在此之前,即有人对外交手段不抱有希望。9月22日,当时在清华大学任教的蒋廷黻针对九一八事变发表讲演,他认为治标方面,唤起国际同情不会有什么效果,宣战则必败,唯一能做的只有抵制日货了;治本方面,“在于民族与个人之根本改革”。蒋廷黻所言的确切中后来的发展态势——外交失败、对日军侵略一再忍让,国内经常抵制日货,蒋介石并发起了新生活运动。白坚武亦认为“急初别无良法,惟有以卧薪尝胆之精神,期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雪此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