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大通道”加快贯通。加快推进出疆入藏、沿江沿海沿边、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骨干通道建设,“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经基本贯通,连接了全国超过80%的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
虽然松阳古镇现在并不是游客蜂拥而至的热门景点,但它保护理念清晰、实施节奏稳健,历经十多年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与建筑风貌,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从整体来看,江浙地区在古镇保护与开发方面普遍做得较好,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基础雄厚、旅游业起步早、市场成熟度高。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的旅游热度较高,使得古镇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和可持续运营能力。相较之下,西部地区由于资金投入有限,部分古镇虽保持了较好的原生态风貌,但在知名度、游客量和经济效益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然而,尽管制度健全,现实中仍存在大量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执行不力,部分地方政府仍将经济利益置于首位,把古镇开发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甚至将其视为政绩工程来推动。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在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展厅里,收藏着一艘残长5.6米、最宽处53厘米的独木舟,这是东亚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独木舟,距今约8000年,无声地展示着浙江先民对远方的向往、对江海的探索,以及深植于基因中的开放探索精神。
那雅村历史悠久,与石石矍村、罗驿村共同构成海南衣冠南渡的第一批汉族栖居地。据海南黄氏宗谱记载,明朝万历年间,黄氏先祖迁居于此。明代名臣丘濬所作《南溟奇甸赋》中提及:魏晋以后,中原多故衣冠之族,或宦或商,或迁或戍,纷纷日来,聚庐此处。
四兄绳业聚焦技术创新构筑核心壁垒,围绕深远海作业和海上风电项目攻关研发。十年磨一剑,2018年四兄绳业拿下ABS和DNV两家船级社认可证书,打开了通往世界绳索技术前沿的大门。同年,直径160毫米、长度1800米、单根重约30吨的亚洲首根超大超长深海聚酯系泊缆绳交付,打破了欧美国家对深海系泊缆绳的垄断。如今,这根绳跟随神舟飞船、“海葵一号”等“国之重器”上天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