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政策“秒懂”、“秒达”的精准推送平台,汇聚各部门211条惠企政策,并拆解成339项“百字干货”,建立16个维度的标签库,向企业智能匹配和精准推送政策110万次。创新诉求穿透式办理机制,企业提交问题后,平台按属事属地原则半小时内分拨至责任单位,实施闭环管理和时限办理,累计办理企业问题2.8万余件,其中推动出台了全国首个个人独资企业变更登记规定,实现了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的转变。创建企业健康评估系统,针对健康分值低的企业进行风险预警和靶向帮扶,开发“健康贷”产品,放款5334万元,切实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陆林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临床上诊断失眠,需综合考量多个维度。失眠症状需要每周至少出现3天,并持续3个月以上。最关键的是功能损害标准,即失眠已导致日间功能受损,表现为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工作效率下降等。
实施4年来,已有超百亿在海南加工生产的货物进入内地销售时享受免征进口关税的优惠,累计已免征进口关税8.1亿元,惠及50家企业,覆盖行业从最初的粮油、玉石、肉类等领域,拓展到医药、珠宝、石化等多个制造产业,有效带动海南实体产业发展。
“从疾病负担来看,中国睡眠障碍呈现高患病率、强并发症关联的特征。”陆林介绍,睡眠障碍是多种慢性病的催化剂,会显著增加社会医疗系统的负担。
她喜欢旅行,便把爱好和工作结合起来,曾在十年的时间内,去往全国各地寻找传统手工纸。要做石刻技艺相关的工作,她就买了一本书苦读。
坚持政治引领、价值观引领、事业引领,加强高等学校、国有企业、文化卫生单位等党外知识分子重要阵地建设,2024年召开全省高校统战工作推进会,开展国有企业、文化卫生单位统战工作调研,建立辽宁省高校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国有企业统战工作联系制度,省属高校全部建立统战工作机构。举办“岗位建功助振兴”主题活动,组织“海外名校博士辽宁行”,鼓励支持党外知识分子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2025年召开辽宁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员大会和全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座谈会,打造了9个国家级实践创新基地和73个省级实践创新基地,在实践创新基地建立了工会组织,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三年行动中更好施展才华抱负。积极促进“两个健康”,组织民营经济人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工商联成立7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出台《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意见》,制定关于支持服务民营经济的政策举措,组织承办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举办“全国知名民企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高端峰会”,召开2届“辽商大会”,连续两年选树全面振兴新突破突出贡献民营企业,广大民营企业纷纷看好辽宁,“山海关不住、投资到辽宁”成为广泛共识。
据介绍,根据气象监测情况,今年4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截至6月13日,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60天,郑州等10个地市在70天以上;平均气温23.2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8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