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Matthew J. Gidden与同事及英国、法国、德国等合作者一起,在分析稳定地质构造的同时考虑到环境敏感地点、与人口中心的距离,以及缺乏政府支持这类风险因素,从而量化了地球实际能支持的地质碳储量。他们研究发现,这种更谨慎的估算得出的地球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为1.46万亿吨,而且这一潜力可能在2200年被用尽。
近日,笔者走进北京的街头巷尾,从庄严肃穆的张自忠将军像,到承载历史记忆的佟麟阁铜质怀表雕塑,循着英雄之名,找寻大街小巷中的历史印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毅然肩负抗日救国的光荣使命。从组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到持久发展抗日游击战争,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救中国于危亡”[1],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八路军、新四军等成为抗日战场上的坚强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自身建设、领导能力同抗战必胜的使命相适应。在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从巩固政权到开展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党的领导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为战胜前进险阻、赢得最后胜利积蓄优势和效能。1945年,党的七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其间经过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这样三个英勇奋斗的历史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到了现在,我们的党已经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解放的重心,已经成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中国的重心不在任何别的方面,而在我们这一方面。”[2]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长期考验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是我们坚定信心恒心、战胜困难险阻、开创胜利局面的根本。以史为鉴,方明所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接续开创,离不开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新征程上,我们要从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记忆中汲取强国建设的思想智慧,进一步深化党的领导对推进民族复兴效用的认知,筑牢中华儿女同心向党、永跟党走的历史自信和精神主动。
展览充分利用东北烈士纪念馆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展示项目的最新成果,突破传统展陈“玻璃柜+说明牌”的静态模式,采用文物扫描建模形式,深度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在部分文物展区设置“文物互动屏”,观众可通过触摸查询文物具体信息,让珍贵文物从“历史档案”转化为可感知、可探究的“活教材”,以稀缺文物资源增强展览权威性与吸引力。
对待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乌兰更是倾注心血。2022年,刑满释放的庆某因与社会脱节十余年,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乌兰帮他办理户口、寻找工作,申请临时救助,一步步助他重建生活。如今,庆某不仅工作踏实,还修复了家庭关系。在她的管理下,30名社区矫正对象无一脱管漏管,重新犯罪率保持为零。
这座纪念馆承载着一位百岁抗日老兵的遗愿,也寄托着其子訾贵江多年的坚守;这里曾是抗战名将佟麟阁的故居和墓地,如今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年来,参观者中有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也有前来实践研习的学生,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口述,把那些在峥嵘岁月中远去的身影,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这是窦铁成继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后,第二次参加阅兵观礼。出发来北京前,他特意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将珍藏的荣誉奖章一一别在工装上,又将工装的衣角仔细整理、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