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练文明从塔里木农垦大学(现塔里木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师农科所棉花研究室,成为一名棉花育种人。他手中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着不同品种的表现:“搞育种的人,主战场永远在田间。”
“十四五”期间,广电视听节目和服务出口规模增长超过40%,我国视听平台国际版已经触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年海外营收总额超过了630亿美元,已有300多款中国微短剧应用上线境外平台。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登陆肯尼亚之后,肯尼亚公民电视台平均观看人数增长了135%。动画片《宝宝巴士》海外用户达到了2.2亿,年播放量达到390亿次。中国视听作品获亚广联节目奖数量,今年创造了历史新高。《我的阿勒泰》成为首部入围戛纳国际电视剧节主竞赛节目单元的长篇华语剧集。
增加有效供给。一是补齐供给短板。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社区医疗、托育设施、普惠性服务机构建设。培育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改善型服务消费龙头企业,提升供给质量。优化供给布局,通过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数字化手段推动东部优质服务资源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二是创新供给,提升消费意愿。鼓励探索新兴业态,发展个性化设计和柔性化生产等新模式,通过数字化改造及业态融合培育大宗商品、餐饮等消费新场景。
印尼阿拉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兼孔子学院印尼方院长菲力和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天丹女士分别致辞。他们指出,翻译与出版是传递知识、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并强调加强翻译人才培养、深化翻译研究的迫切性,以及对开创中印尼文化交流与出版合作新篇章的美好期望。印尼阿拉扎大学文学院院长露西女士也表示,期待本届论坛能够成为推动联合研究、课程开发、人才培养与译作出版等实质性合作,使学术成果切实服务社会,助力中文教育发展的交流平台。
广州9月26日电 (记者 蔡敏婕)“救护车三分钟到。”24日,广州市胸科医院急诊科门外,超强台风“桦加沙”带来的暴雨下个不停。室内,该院急诊科主任陈志宏的白大褂已被汗水浸透,他已经连续处置了3名因结核咯血的患者。
印尼Erlangga出版社德维·瓦育介绍了在拓展电商及直播销售等方面的举措,并期待在中文教材、词典、HSK备考书及科技类图书等领域与中国出版机构开展合作、开拓市场。印尼阿拉扎大学中文系罗花乐以印尼火炬出版基金会为例,探讨了中印尼图书翻译的现状与挑战,呼吁建立系统性、可持续性的工作机制,以翻译促进文明对话。
今年上半年干旱、下半年雨涝,正是靠改装的农机和精准技术经住了考验。在田间,一台加装杂粮割台的收割机正在作业,“普通收割机收杂粮会漏籽,这台捡拾率能达90%以上!”郎涛说,除了农机改造,土壤改良也不含糊:秸秆还田增有机质、氮磷钾科学配比,“以前农户乱施肥,现在按‘配方’来,土壤肥了,产量自然上去了。”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认为,重点要抓数据,解决好发展智慧农业最薄弱的环节。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加快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数据资源采集体系,为模型训练提供海量的“数据饲料”。把农业物联网作为数据采集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建立健全农业全产业链数据资源体系,确保各个关键节点的智能决策都有数据支撑。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推动形成各类数据汇聚、共享、利用的机制,让农民成为数据采集的主体,让数据采集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