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方面,习近平经济思想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我国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西藏4000多公里的国境线上,星罗棋布的边境村是祖国边疆的坚实守护者。随着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在雪域高原深入推进,这里村村通路、户户连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提升,特色产业蓬勃兴起,正绘就一幅边防巩固、边境安宁、边民幸福的新时代画卷。
习近平经济思想立足发挥我国规模优势,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思想:立足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在重大工程、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实现突破;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等等。这些实践突破了西方“小政府、大市场”的治理教条,展现出大国治理智慧。西方经济学无法理解这种“大国发展逻辑”,更无法提供应对超大规模难题的方案。
过去,我们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为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超2亿技能劳动者、超6000万高技能人才,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多篇文章结合新时代的创新实践,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概括,尤其是对构建新的生产力理论作出深刻论述。比如,《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指出:“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发挥其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新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指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指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等。
吴为山认为,《轰炸》与《家破人亡》中的女性,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母爱,也是祖国母亲的象征。面对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悲痛,她们依然选择坚定地站立,这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
“小马拉不动大车”,社区的工作干不完。“都说车子大,先得弄明白里头装了啥。”蕉城区委组织部干部钟华杰在调研中发现,“民生需求不能减,但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必须砍掉;各部门机构对社区的服务不能停,但检查要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