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从医疗服务的便捷度到全民健康的硬指标,都实现了肉眼可见的提升。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让东中西部的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小;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家的医疗服务;守护“一老一小”,更是托起稳稳的幸福。此外,医药卫生领域科研创新也取得了很多突破,让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国产药物和医疗设备。相信下一步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全民的健康水平还将持续提升、健康公平性也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西安咸阳机场T5,与北京大兴机场、成都天府机场航站楼面积相当。三座机场中规模最小的兰州中川机场T3,面积也相当于上海虹桥机场两座航站楼之和。
2013年,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对新疆的定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定位则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劳动者进行失业登记后,经过就业帮扶仍然无法实现就业、且符合当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可申请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人社部门将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培训、推荐企业吸纳、帮助灵活就业、扶持自主创业等帮助。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可申请到公益性岗位就业。具体经办机构、申请流程、所需材料可咨询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记者了解到,今年港科大推出全新的“港科大卓越先修计划”(Pre-University Program),让学生提前接触前沿教育,为其系统规划发展路径。该计划包括可转换学分课程,以及以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商业分析、创业、设计思维等为主题的课程和训练营,并将在全球范围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探索平台。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也是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的重要方面。加工是农产品的第二次生命,有助于卖得更多更好。开发美味多样的休闲食品、营养健康的饮品,推进开展食药物质等保健食品原料复方配伍备案试点;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即烹、即热产品;引导各地深入挖掘本地区粮油、畜禽、果蔬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加大精深加工转化力度……这些都是以消费需求为导向要做好的事情。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民航保障航班12.3万班(其中货运航班5023班,包括国际货运航班3400班,国内货运航班1623班),环比增长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