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从天然纤维的重复利用到化学纤维的再生纺织,再到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循环技术,行业生态设计前端化、清洁生产普及化、末端回收高值化都落到了实处。从企业内部循环到园区循环,再到实现更大范围的系统优化,产业循环更加集约。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吕博洋记得,池浚辅导时说,《在太行山上》中的“母亲叫儿打东洋 妻子送郎上战场”是非常重要的表达,体现了军民团结奋起抵抗的情绪。只有深刻地了解当时的民族情绪,才能更饱满地用歌声进行叙事表达。
作为“第一车”驾驶员,老兵丁辉更肩负着传承战斗精神的使命。他所在的部队,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这支部队,从平江起义走到了井冈山,从井冈山走到了陕北。在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打得非常英勇。
此外,中国首部8K拍摄的太空实景电影《窗外是蓝星》同样不容错过,该片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亲自拍摄,以独特视角呈现航天员的在轨生活,真实还原神舟十三号执行任务期间的震撼场景,致敬中国航天人的无畏与坚毅。
“车炮弹外壳的工作又苦又累,别人可能干上几个月就支撑不住,但父亲始终坚持早来晚走、争抢生产时间,甚至睡在机器旁,就是为了‘多生产一发炮弹,就能多消灭几个敌人’。”甄建民记忆深刻。
从佟麟阁路搭乘7路公交车,一路北行,街景如画,转眼便抵达赵登禹路。沿街由北向南走,一组浮雕映入眼帘。浮雕记录着赵登禹将军一生的重要时刻:从投身北伐,到率部抗日。在喜峰口战役中,国民革命军第29军一部在赵登禹等将领的指挥下,以红缨大刀夜袭日军,最终夺回喜峰口阵地。根据大刀队英雄事迹谱写的歌曲《大刀进行曲》传遍全国,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1937年七七事变,赵登禹在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9岁。浮雕上那句“为国家扶正气”,简短有力,却重若千钧。
今天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活动现场,甄建民不时想起自己的父亲——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甄荣典。甄荣典在抗日战争时期,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大家多造炮弹,掀起全厂生产竞赛的热潮,创造了日车炮弹外圆480个的最高纪录,被誉为“炮弹大王”。
“00后”皮影戏演员张枝忠大学毕业就加入皮影剧团,如今已成长为永周皮影剧团团长。“我是腾冲本地人,祖父曾经是远征军,每次演绎《腾冲往事》都感触颇深。”张枝忠说,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把抗战精神和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