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之一的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客运口岸区)旅检楼日前完成封顶,该项目涵盖岛下工程、岛上工程及口岸专用通道三部分,建成后将提高人员和货物的通关效率。
据四川省政府官网介绍,四川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八个区域之一,拥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性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多个重大区域创新平台。
“当我踏入博物馆展厅的那一刻,仿佛被拉回到了汉代。一件件精美的汉代葬玉依次陈列,散发着穿越千年的神秘气息。”天津师范大学的程心怡说。
2023年至2024年间,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以下简称“4S店”)向购车车主承诺会在购车后一定期限内返还购车补贴。2024年底,4S店因经营不善闭店,拖欠大量车主购车补贴。车主王某、李某等代表50名车主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盱眙县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馆长王栋介绍:“汉代葬玉是中国古代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玉器制作工艺,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本案系买卖合同纠纷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案例。一是推动示范文本应用向前延伸,助力综治中心“一站式”解纷。本案中,综治中心主动引导某科技公司应用起诉状示范文本,并安排退休法官辅导填写,助力其全面精准表达诉求。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引导某商贸公司应用答辩状示范文本靶向回应问题,提升前端解纷效率。二是示范文本全过程贯通应用,让群众化解纠纷“最多跑一地”。本案中,综治中心与法院共同应用示范文本,将示范文本贯穿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全流程。综治中心依托示范文本先行调解容易解决的争议部分,对调解不成的争议问题,在平台记录后转入诉讼程序,入驻综治中心的速裁团队依托示范文本迅速开展要素式庭审,推动案件化繁为简、快审快结,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本案系保证保险合同纠纷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案例。一是加强协同联动,向前延伸示范文本应用范围。一体推进“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和示范文本推广应用,促推类型化纠纷预防化解提质增效。本案中,“总对总”调解组织在前端指导当事人、律师应用示范文本,不仅提高调解效率,也提高了调解成功率,让当事人、律师在解决纠纷时主动应用示范文本,变“推荐用”为“主动用”。2025年以来,东城法院依托“总对总”机制推广应用示范文本,部分纠纷类型示范文本应用率达95%以上。二是加强提炼归纳,充分发挥示范文本应用效能。本案中,“总对总”调解员指导当事人规范填写要素式答辩状,让当事人从“说不出”“讲不明”到有针对性地提供证据,帮助当事人捋清答辩思路,明确答辩要点。对无法达成调解的部分,速裁法官继续用好调解成果,锚定分歧问题,通过梳理要素式诉辩状,进一步细化争议焦点,有的放矢组织庭审,促成该案当庭调解。通过应用示范文本,促推“总对总”诉调对接更加顺畅,让纠纷化解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