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爱国,恰似水流与大地的共生。当青春的浪花撞上时代的礁石,迸发的是无数青年以赤子之心汇聚的江河。它是科研实验室里彻夜不灭的灯光下,年轻学者为突破“卡脖子”技术滴下的汗水,如清泉般浸润创新土壤;它是乡村振兴战场上,驻村青年踏遍田埂留下的足迹,似溪流般串联起乡土与希望;更可以是边疆哨所旁,年轻战士迎风而立的身影,像界河般守护着国土的每一寸安宁。
四是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效度。有技能、好就业,技能高、就业好。人社部把今年作为技能培训年,推出“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重点面向两个领域:一个是新质生产力领域,推出数字人才、先进制造等培训,开展新职业、新领域、新赛道培训。另一个是民生急需领域,人社部启动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培训,推动民生需求改善和就业提质扩容有机融合。
将青春奉献给这座世纪工程,对于参与其中的水利青年们来说,无疑是幸福的。在建设者心中,这项世纪工程的意义远不止于防洪。王洪玉看着远去的货船说道,“二期工程建成后,淮河安全泄洪迎来了巨大提升,也为航运出海创造了条件。”陈小新憧憬着未来:“也许当人们经过204国道桥看到一条大河向东流、7000立方米洪水平稳汇入大海时,能想起有一群年轻人曾在这里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一是以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为牵引,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坚持投资于人,适应产业变革和新技术发展需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技能中国”“技能照亮前程”等培训行动,开展大规模培训。“十四五”期间累计超4200万人次的企业职工、超3100万人次的农民工接受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坚持以就业需要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养成为核心,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打造特色鲜明的技工教育办学体系,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平。
易卜拉欣告诉记者,近年来新疆的进步让他印象深刻。去年他曾赴新疆参访,抵达新疆后,宽阔的高速公路、繁茂的绿化工程、蓬勃兴旺的旅游业和团结友爱的新疆各族人民都令他赞叹不已。他指出,一幕幕现代化场景的背后是新疆高水平的互联互通将偏远地区与中心城市相连接,为民众和企业发展创造了全新机遇。
布鲁塞尔9月26日电 (记者 德永健)9月24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和驻比利时使馆在布鲁塞尔联合举办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从新疆和平解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疆创造出每一个“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人间奇迹,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做好新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引领新疆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各族民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日内瓦9月26日电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25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60届会议发言,呼吁各方完善全球人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