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冯栢文看来,澳中经济关系正迈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高附加值的新阶段。这不仅巩固了传统贸易的优势,也开辟了众多充满结构性增长潜力的新兴领域。例如,澳大利亚与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加强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包括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电池回收技术和循环经济方案开发等,从而推动更具韧性的绿色产业生态建设。此外,中国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都走在前列,电商平台更是遥遥领先澳大利亚,为澳大利亚企业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参考模型,希望可以在这一领域向中国学习并开展合作。
一是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外贸外资“第一梯队”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国家级经开区先行并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目前,在全部的232个国家级经开区中,共有外资企业超过6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9.9万家;2024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72亿美元,进出口10.7万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国的23.4%和24.5%。例如,大家都熟知的苏州工业园,吸收外资居全国经开区首位,2024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20亿美元;再如海南省的杨浦经开区,在海南自贸港设立后,吸引外资快速增长,2024年吸引外资是自贸港成立当年、也就是2018年的13倍。进出口前10位的经开区中,既有位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也有位于江苏昆山、浙江义乌等县级市的,比如昆山经开区进出口规模2024年达到5700多亿元人民币,外向型、开放型经济的特色十分显著。
义乌有“世界超市”之称,义乌国际商贸城有约7.5万家商户,商品销往全球。鸡鸣山社区因毗邻国际商贸城,常住外籍居民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总数近1400人,被称作“联合国社区”。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王校校介绍,“老娘舅”通常指社区中热心公益的调解员,鸡鸣山社区创新推出“国际老娘舅”工作室,调解员多数是外籍人士,他们熟悉语言和文化,更容易与涉外当事人建立信任。
此外,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今年1月,正式上线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第一版,首次发布了297个排放因子,大幅提升了我国碳排放因子本地化水平。同时,还在加快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为经开区和区内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产品碳足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支撑。
此外,去年我们已与宝马集团签署授权协议,基于该授权我们正在合作开发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新形态的创新型电动两轮产品。目前,该项目正处于研发阶段,合作车型预计将在明年某个时间正式发布,我们也期待未来与宝马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
四是在要素保障方面,涉及土地、能源、人才、资金等工作,《工作方案》里面出了多项“实招”,比如支持各地为国家级经开区单列年度土地指标,允许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产业项目,支持开发建设主体上市融资等。同时,鼓励各地创新发展模式,加强资源要素整合,提升综合利用水平。比如说,探索新型产业用地,整合研发、创意、设计、无污染生产等产业功能及相关配套服务;在人才方面,服务保障高层次人才的同时,经开区将开展学校、企业“双元制”教育,积极培养产业技能人才;同时,鼓励发展绿电、创建碳达峰试点园区,促进减污降碳等。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可免签入境中国的新加坡游客同比增长10倍,马来西亚游客同比增长9倍,法国、西班牙、泰国游客均同比增长约4倍。 端午小长假期间,平台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15%。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游客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