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科学家合力探索咸海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双方签订咸海生态治理协议,建成节水棉田示范区。示范区中方技术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王平告诉记者,中国的种植和节水灌溉技术让当地棉花产量提高了两倍以上,该技术的推广有望大幅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当地棉农生计,缓解咸海生态危机。咸海国际创新中心主任哈比布拉耶夫表示:“中国在沙漠化防治、节水农业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希望继续同中方加强合作,推动本地区生态治理走深走实。”
四是健全完善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累计发布实施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66项,将排放水污染物的主要行业纳入管控范围。出台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及14项技术指南,基本建成“1+N”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制度体系。统筹开展长江、黄河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推动解决一批流域共性问题。联合出台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推动24个省份建立30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效激发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协同保护治理积极性。
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华荣总结指出,本届展会大赛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数字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国际科技合作与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这不仅为中外发明人提供展示交流的舞台,更通过“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推动青年技能人才与国际创新资源的对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科技动力。
南加州大学教授 亨利·詹金斯:我们看到了悲剧背后一个个鲜活的人,我们非常需要更多这样的电影。我们需要知道在创伤面前,人们如何生存、如何反抗、如何坚守自己的灵魂。
吉隆坡8月26日电 (记者 陈悦)中国民间文化团体自得琴社携手马来西亚古筝学院、不动学堂共同呈现的《琴为何物·宋·水云归》于22日到24日在吉隆坡举行了四场精彩演出。
提高作物对氮、磷等无机营养的高效利用,对现代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二涛指出,深入研究和改造植物与微生物共生的营养交换,是植物营养高效利用的关键。
从协同创新、基建联通到规则衔接、民生合作,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阔步前行。
习近平指出,中俄关系是动荡变革的当今世界最稳定、最成熟、最富战略内涵的一组大国关系。持之以恒推动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世界和平的稳定源。今年5月,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下周中方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中国和苏联分别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法西斯侵略付出巨大民族牺牲,为赢得二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双方要赓续传统友谊,深化战略互信,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携手捍卫两国安全和发展利益,团结全球南方国家,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