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县院持续跟进监督,2024年11月底,指挥部旧址修缮工程基本竣工,在保护原有房屋的基础上增加主体结构支护,拆除户主增设的全部现代设施设备;修缮加固全部院墙,改造地面排水设施,完成院内道路铺墁;在指挥部旧址内合理划分参谋处、政治部、供给部等多处场所;增设贺龙同志塑像。2025年1月,修缮工程全部完工并通过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验收。
本次活动由中共漳州市委宣传部、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以“烽火记忆·山河壮歌”为序章,通过“初心如磐·星火燎原”“丹心碧血·烈火永生”“恒心常驻·薪火相传”三大篇章,构建起“全息投影+红色音乐”的沉浸式历史叙事场景,带领观众在光影与旋律中完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秋阳下的卢沟桥,石狮依旧昂首。80年前,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80年后,它们凝视着各族儿女携手奔涌向前的壮阔画卷。80年光阴流转,那段各族儿女并肩御侮的烽火岁月,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永恒的精神丰碑。
王山寨抗日战斗是“洛阳保卫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洛阳市郊区志》记载,1944年6月日本侵略军进犯王山寨,守寨军民不畏强敌、英勇抗争,死伤500余众,给予日寇沉重打击。1995年,洛阳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在抗日遗址内立碑纪念,后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扩建为纪念碑亭,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因无人管护,现存遗址寨墙被人为侵占毁损,纪念碑遭涂鸦污损,部分碑文脱落,附属纪念设施常年废弃、墙体开裂,存在坍塌风险,已被迫关闭。
龙井市作为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国民救国军活动主要地区之一,涌现出英雄烈士4000余名,其中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烈士占比超过90%。他们在抗击日寇、保卫家园的斗争中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延边地区民族团结抗敌的历史见证。龙井市现有抗联烈士纪念碑67处,多处烈士纪念设施存在台阶砖石破碎残缺、围栏坍塌倾斜、碑体石材破损脱落,保护范围内垃圾堆积如山等问题,严重破坏烈士纪念设施的庄严、肃穆氛围,影响群众对烈士的缅怀和敬意。
走进校内,随处可见的迎新标语和创意展板,将校园装点得活力十足。为了优化迎新服务,报到注册点不仅搭建了遮阳篷,还贴心准备了降温冰块和风扇,为新生及家长送上阵阵清凉。在报到人数最多的求是学院,各个学园以鲜明的主题色打造专属迎新区,精心布置的迎新走廊和互动打卡装置,让新生感受到院系的文化特色和浓浓的暖心氛围。
巴彦淖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地处内蒙古西部、黄河“几”字弯顶端,北与蒙古国接壤,有369公里边境线。该市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蒙古国在经贸、文化、医疗、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深化。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当今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对抗只会把世界带进死胡同,合作才是驶向未来的宽阔航道。唯有互利共赢、同球共济,人类方能战胜种种风险挑战,迈向共同发展繁荣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