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帮扶。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河南省三级检察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人民检察院加强与当地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联系对接,协同开展综合帮扶工作:和田市农业农村局为有就业意愿的被救助人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河南省检察机关联系河南某食品集团公司,与被救助人家庭签署农产品优先收购协议、就业意向书,提供产品销售渠道和就业保障;河南、新疆两地检察机关围绕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合作,通过全国供销总社的2024年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牵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人民政府与河南某食品集团公司签订《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产供销框架协议》,解决新疆当地农产品种植、销售及劳动力就业等问题,助力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协调和田市民政局为符合条件的4户被救助人家庭办理低保,7名被救助人家庭中的困难大学生办理教育补贴;河南、新疆两地检察机关对被救助人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重燃生活希望。
山东精心打造“山东新阶层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法财税专家服务”活动品牌,重点围绕企业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金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形成精准定位、精准配置、精准对接的工作模式,激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作用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企业强化法治意识,引导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襄水是襄阳的母亲河。过去,城市化、工业化的大规模推进让襄水日渐萎缩。近年来,襄阳系统推动襄水流域综合治理。襄水街经改造后,小桥流水、游廊画舫与水波潋滟的襄水河交相辉映,被誉为襄阳版“清明上河图”。
江苏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683万亩沿海滩涂湿地,每年有20万只到30万只越冬候鸟在这里栖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有300多万只鸻鹬类候鸟在这里迁徙停歇。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
2021年至2024年,自然灾害年均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分别较“十三五”时期下降31.3%、23%和34.3%。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作为一部以独特视角展现中国航天文化的影视作品,《窗外是蓝星》也成为最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科普教材之一。在北京,不少中小学将科普小课堂搬进电影院,通过《窗外是蓝星》这部电影,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与爱国情怀。
在电影《窗外是蓝星》中,展现了山东出品的鲅鱼水饺搭乘天舟三号货运飞船飞入太空,为航天员乘组提供在轨期间的传统节日食品的片段。在山东威海,随着环渤海开海,电影中提到的航天员美食——胶东鲅鱼饺子也迎来了一波消费热。
体验中心筑平台,齐鲁风韵展新姿。五年来,先后在各大洲多个国家建设齐鲁文化体验中心,通过书籍陈列、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传统工艺体验等方式,立体呈现齐鲁文化精髓,吸引海外侨胞及当地民众“零距离”感知齐鲁风韵,成为海外感知山东、理解中华文化的“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