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红山还记得:“刚种棉花时,家里种30到40亩地,七八个人天天忙。现在不仅棉花品质越来越好,100多亩地的采收只要十来个小时就能完成。”如今,丁红山的棉田每年亩产约500公斤,纯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
位于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人口稀少,少有光源干扰。得天独厚的观星条件和酷似火星表面的雅丹地貌,让冷湖迅速成为热门的观星地点。今年暑假期间,前往冷湖火星小镇参加天文夏令营的研学团络绎不绝。在浩瀚戈壁中“发射火箭”、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丰富的研学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对天文和航天的兴趣。
每年辣椒加工季来临前,国网忻府区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都会主动深入辣椒加工企业,开展“一对一”用电服务。供电人员不仅细致排查企业供电线路、配电设施的运行状态,还结合企业生产规模和用电特点量身定制保电方案,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从田间采收的“第一车红”到车间封装的“最后一桶酱”的电力供应。(完)
据了解,通学定制公交是北京市2023年推出的一项便民举措,旨在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学服务,减轻家长接送负担。据统计,2025年秋季学期,全市计划开通通学公交线路294条,服务学校117所、学生1.78万人。
上海9月13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中心城区静安区正在积极营造“近悦远来、安聚英才”的人才发展生态。记者13日获悉,静安区委、区政府携50余家区内头部企业、1200余个优质岗位走进复旦大学,向青年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错过一份职业的“黄金时代”或许是一种遗憾,但朱强找到了串联记忆与现实的通道。作为桐乡市第四代电影放映员,朱强记得最热闹的放映场景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剧场放红色电影,“800多个座位坐满之后,群众还要买站票,整个剧院被围得水泄不通”。他的孩提时光浸泡在影院、电影设备之间。如今,他在自己创办的桐乡市洲泉镇马鸣村光影故事馆里,举办暑期展映活动,复现了记忆里的人声鼎沸。
为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中央累计安排资金超过800亿元,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让群众求医问诊更方便、更安心。
如果你在村落里发现以布鞋、年糕为主角的博物馆,先别觉得意外——在浙江,这样的乡村博物馆已经超过1000家。有的记录一座县城“拯救老屋”的经验;有的只为留下煤炭工业、乡村广播、电影放映的乡村生活往事;有的建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竞赛场地区域,见证龙舟从传统到现代赛事的蜕变;还有一座乡村博物馆展示了2.3万多把造型各异的梭子,修长的、浑圆的、像牛角的,比格林童话《纺锤、梭子和针》更像个梦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