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刊相遇,确有缘分,还有几次不易忘记的经历。我特别感念冯君的襄助。当初借得此刊,我去乘地铁,挤在如旌旗蔽日的换乘人群中疾走,如同理想总会受困沼泽地般的跋涉,胡思乱猜,擦肩而过的有厚道侠士,也有惟恐避之不及的酸腐君子;联想《抗战漫画》“汉奸专号”里的傀儡好戏、汉奸活剧、当汉奸的主客观原因及下场,不觉粲然,急欲追问一种经典人格而萌生于麻木之中。从前的漫画,真好。此情绪早已有之,可近来越发严重了。
乌拉特中旗的医生们,与蒙古国南戈壁省的缘分,多年前早已结下。包括包伟棠在内,乌拉特中旗蒙中医医院和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的不少医生,早年就曾前往苏木娅的故乡开展义诊。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副院长田爱军,也是其中一位。
近日,我的脑海里常出现《救亡漫画》每期首页刊登整版漫画作品的影像,我觉得在报刊史上都是少见的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感。这种珍贵的视觉文献所提供的战争境遇,是进一步审视知识分子在特殊困境里内省式的范本,透析文人艺士的悲苦、悲愤、悲哀,乃至心灵激荡。无论是见证还是表现,包含极强的纪实元素,对社会变迁及抗战进程有着丰富的阐释。我总在思忖,当年艺术家们为什么会有如是认识呢?是什么力量驱动他们一个个成就作为的呢?我在第2号上读到黄嘉音几乎是饱蘸血泪写道:“日机再三不顾一切地轰炸上海南站大批手无寸铁的民众,轰炸松江火车上非战斗员的难民,接连又在广州、南京、汉口轰炸平民区。”大约这是给我的答案吧。
法治是稳定而可靠的力量。以法为指引,以法为保障,明方向、多服务、少打扰,“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协同发力,方能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助力经营主体放心创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80年后回望,历史的铁律颠扑不破:光明必将驱散黑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义之所在,天下赴之。”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才能走出康庄大道,才会拥有美好明天。
白山黑水,太行山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东北抗日联军等部独立奋战14年,歼灭日、伪军20余万人。
扎帕罗夫说:“尊敬的主席先生,今天的会面已经是我们今年内第三次会面了。我总是非常高兴能够来到中国,见证中国经济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取得的巨大飞跃和发展。毫无疑问,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我想重申的是,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支持中方。”
万众瞩目清凉山,天下归心在延安。“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成为进步青年的坚定信念;爱国民主人士李鼎铭根据事实和切身感受,“决心与共产党患难与共,休戚相关”;爱国侨领陈嘉庚经过对比,认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陕北人民在信天游中唱道:“瓜连的蔓子,蔓子连的根。老百姓连的共产党,共产党连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