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如今,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消费不断提质升级,也激发了新的就业空间,让劳动者有了更广阔更多元的职业发展路径。
不过,快递物流业的智能化升级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技术在快递物流领域的应用还有待提升,标准化体系还不够健全,专业人才还存在缺口。需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促使快递业从“汗水型”向“智慧型”成功转型。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并实施了快递包装、乐器、家具和涂料等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针对产品中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的甲醛、可溶性重金属、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等有害物质含量指标进行了严格限制,减少消费者使用相关产品时接触有害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今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累计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8月当月出口、进口均增长,已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外贸韧性持续彰显、活力不断释放。
政府需扮演好“铺路人”角色。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地调研、民意征集等方式,精准识别民生需求,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财税优惠、标准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降低企业进入门槛和创新风险。此外,也需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比如鼓励制氧供氧产业发展,在高海拔地区建设供氧管网、完善物流体系等,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出席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强调“要继续坚持拆墙不筑墙、融合不脱钩,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发展”;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提出夯实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密切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协作3点建议;同30位外国领导人会谈会见,为推进双边合作擘画蓝图……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